序
序相关字典
序[xù]字的成语
- 鹭序鸳行[lù xù yuān xíng]白鹭、鸳鸯群飞有序。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 
- 岁序更新[suì xù gēng xīn]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 长幼有序[zhǎng yòu yǒu xù]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同“长幼有叙”。 
- 井然有序[jǐng rán yǒu xù]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在行动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实践表现只要你做事井然有序,就有办一切事的足够的时间 
- 贯鱼之序[guàn yú zhī xù]贯鱼:成串的鱼。比喻前后有次序或前后相关联。 
- 鹓班鹭序[yuān bān lù xù]鹓鹭飞行皆有行序。比喻百官朝见时非常有秩序。 
- 止循资序[zhǐ xún zī xù]止:只;循:遵循;序:顺序。只是按顺序论资排辈。 
- 雁序之情[yàn xù zhī qíng]雁序: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之情。 
- 循序渐进[xún xù jiàn jìn]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 但知下学而自然上达,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宋. 朱熹《四书集注》 
- 千头万序[qiān tóu wàn xù]形容事情杂,头绪多。同“千头万绪”。 
- 肩从齿序[jiān cóng chǐ xù]并肩相从,依年齿以序长幼。指僚友交游。 
- 孝经起序[xiào jīng qǐ xù]《孝经.序》有“具载则文繁,略之则义阙”等文。比喻遇事左右为难,感到棘手。 
- 忙中有序[máng zhōng yǒu xù]充:秩序,引申为条理。工作很多或事情很急,但仍能做得很有条理。 
- 秩序井然[zhì xù jǐng rán]井然:形容整齐。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经仔细整理或安排的他们过着秩序井然的生活 
- 鹭序鹓行[lù xù yuān xíng]比喻百官上朝时的行列。同“鹭序鸳行”。 
- 言之有序[yán zhī yǒu xù]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 雁行有序[yàn háng yǒu xù]雁行:指雁飞时有序的行列,引申为兄弟。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如同雁之依行而有次序。 
序[xù]字在结尾的词语
- 芳序[fāng xù]美好的时光。引申指昌明盛世。 
- 赠序[zèng xù]文体名。赠言惜别的文章。 
- 伶官传序[líng guān zhuàn xù]散文篇名。北宋欧阳修作。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前的序。伶官,即宫廷中的乐工、艺人。文章根据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官以致国乱身死的史实,提出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著名论点。 
- 班序[bān xù]1.依次排列。 2.按官爵或年齿排列的次序。 3.朝官的行列。 
- 标序[biāo xù]标列叙述。 
- 齿序[chǐ xù]1.按照年龄长幼所定的礼节。 2.年龄的次序。 
- 上序[shàng xù]犹上庠。古代国家设立的大学。 
- 倡序[chàng xù]指开头的序。 
- 条序[tiáo xù]1.依次叙述。 2.谓依次排列。 3.条理次序。 4.犹头绪。 
- 选序[xuǎn xù]谓选拔人才和升官晋级的程序。 
- 征序[zhēng xù]行旅的时序。 
- 凄序[qī xù]凄凉的节序。指秋季。 
- 礼序[lǐ xù]本谓礼仪的次序得以实现。语本《礼记.礼运》:“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孙希旦集解:“故君必正身立于无过之地,而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礼序而民治也。”又:“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孙希旦集解:“礼者,所行有节而不可乱,故言‘序’。”后以“礼序”泛指礼仪制度。 
- 画眉序[huà méi xù]曲牌名。亦名《京兆序》。属南曲黄钟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五﹑七﹑九﹑七﹑七﹑六(七句)。古格第一句三字,馀同。用作过曲。 
- 荣序[róng xù]指官吏行列。 
- 霜序[shuāng xù]指晩秋季节。 
- 连序[lián xù]依次连属。 
- 四序[sì xù]指春﹑夏﹑秋﹑冬四季。 
- 继序[jì xù]1.继绪。 2.先后承接的序次。 
- 商序[shāng xù]秋季。 
- 小序[xiǎo xù]1.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 2.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 鸿序[hóng xù]飞鸿的行列。比喻朝官的班行。 
- 鹭序[lù xù]白鹭群飞有序,因用以比喻朝官的班次。 
- 鸳序[yuān xù]犹鸳鹭行。 
- 堂序[táng xù]1.正厅。序﹐堂东西两壁之墙。 2.指代家庭。 
- 州序[zhōu xù]州学,州校。 
- 代序[dài xù]1.时序更替。 2.指家族的世次,世系。 3.放在书籍﹑著作前面用以替代序言的,本非书序之体的文章,称“代序”。 
- 题序[tí xù]题诗叙事。 
- 官序[guān xù]官吏的等级次第。 
- 胄序[zhòu xù]古代贵族子弟就学之所。 
- 公共秩序[gōng gòng zhì xù]也称“社会秩序”。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秩序。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所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遵守公共秩序是中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之一。 
- 清序[qīng xù]指朝官的班列。 
- 九序[jiǔ xù]同“九叙”。 
- 庠序[xiáng xù]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设庠序以化于邑|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 运序[yùn xù]谓按顺序运行。 
- 自序[zì xù]1.亦作“自叙”。 2.作者自述写作意图﹑过程或作品大旨的文章。 3.自述生平阅历的文章。 
- 纪序[jì xù]纲纪次序。 
- 仪序[yí xù]礼仪的秩序。 
- 火序[huǒ xù]夏季。古以五行与四季相配,夏为火,故称。 
- 中序[zhōng xù]1.古乐《霓裳羽衣曲》的第七遍,自此始有拍而舞。 2.词牌“霓裳中序第一”的省称。 
- 瑶序[yáo xù]即瑶厢。 
- 撰序[zhuàn xù]犹撰述。 
- 顺序[shùn xù]1.顺理而有序;和谐而不紊乱。 2.次序,次第。 3.犹顺利。 
- 敦序[dūn xù]1.亦作“敦叙”。亦作“敦叙”。亦作“敦叙”。 2.《史记.夏本纪》:“敦序九族,众明高翼”。裴骃集解引郑玄曰:“次序九族而亲之”。今本《书.皋陶谟》作“惇叙”。谓使九族亲厚而有序。后谓亲睦和顺。 
- 春秋积序[chūn qiū jī xù]春秋:指时间、年龄。年龄一年又一年的累积增加。 
- 西序[xī xù]1.夏代小学名。 2.古代宫室的西厢。 
- 伦序[lún xù]1.流辈;等类。 2.有条理,顺序。 
- 寅序[yín xù]恭敬作序。 
- 彝序[yí xù]1.亦作“彝叙”。亦作“彝叙”。 2.常道。 
- 诗序[shī xù]《毛诗》对各诗的解说文,又称《毛诗序》,分小序、大序两种。小序解说各诗主题,列在各诗之首,篇幅均较短。大序总论《诗经》全体,列在《诗经》第一篇《关雎》的小序之后,篇幅较长。《诗序》的解说大多牵强附会,给诗篇强加无根据的政治寓义,但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传序[chuán xù]谓父死子继,世代相传。 
- 无序[wú xù]见“有序与无序”。 
- 遵序[zūn xù]依次,顺着次序。 
- 正序[zhèng xù]谓五行相生的顺序。 
- 麦序[mài xù]指农历四五月麦子成熟期间。 
- 鹓序[yuān xù]朝官站立的次序。 
- 事序[shì xù]事情的条理﹑秩序。 
- 校序[xiào xù]古代称学校。 
- 槐序[huái xù]指夏季。因槐树于夏季开花,故称。 
- 暮序[mù xù]岁序之末。指暮冬。 
- 资序[zī xù]资历;资格。 
- 辰序[chén xù]星辰运行的次序。 
- 景序[jǐng xù]美好的节令。 
- 襃序[bāo xù]谓按等级﹑功绩褒奖迁升。 
- 轩序[xuān xù]指住宅。轩,栏杆;序,堂屋的东西墙。 
- 证序[zhèng xù]论证评述。 
- 冠序[guàn xù]在书前加序言。 
- 羽序[yǔ xù]在一定地方生长的羽毛排列。 在一定地方生长的羽毛排列 
- 祥序[xiáng xù]1.同“庠序”。 2.谓举动安详肃穆。 
- 编译程序[biān yì chéng xù]一种翻译程序。能把用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翻译后的目标程序并不一定马上送入计算机中执行。需用多条语句才能对应一句源程序的语句。 
- 流序[liú xù]流品,等级。 
- 差序[cī xù]等级。 
- 伞形花序[sǎn xíng huā xù]一种花轴,顶端有伞状长梗的花序,如葱、韭菜的花序等。 一种花轴,顶端有伞状长梗的花序,如葱、韭菜的花序等 
- 述序[shù xù]犹叙述。 
- 元序[yuán xù]最根本的秩序,指礼仪。 
- 令序[lìng xù]犹佳节。 
- 治序[zhì xù]见“治叙”。 
- 寿序[shòu xù]祝寿的文章。明中叶以后开始盛行。 
- 东序[dōng xù]1.相传为夏代的大学。也是国老养老之所。《礼记.王制》:“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郑玄注:“东序﹑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孔颖达疏:“《文王世子》云:学干戈羽钥于东序。以此约之,故知皆学名也。养老必在学者,以学教孝悌之处,故于中养老。”清昭槤《啸亭续录.千叟宴》:“百余年间,圣祖神孙三举盛典,使黄发鲐背者欢饮殿庭,视古虞庠东序养老之典,有过之无不及者。”后亦为国学的通称。 2.古代宫室的东厢房,为藏图书﹑秘籍之所。 3.泛指东厢房。 
- 常序[cháng xù]一定的次序;固定的次序。 
- 时序[shí xù]1.时间的先后;季节的次序。 2.节候;时节。 3.时间;光阴。 4.犹时世。 5.犹承序,承顺。言有条理。 季节变化的次序;先后的顺序草木随着时序的变化而枯荣时序刚刚过了秋分,就觉得突然增加了一些凉意。——《秋色赋》 
- 滕王阁序[téng wáng gé xù]骈文篇名。唐代王勃作。相传是作者在南下探父途中,路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都督阎伯屿举办的盛宴时所作。文中描绘了宴会的盛况和滕王阁周围的景观,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名句,历来为人传诵。 
- 岁序[suì xù]岁时的顺序;岁月。 年份更替的顺序,泛指时令岁序更新 
- 雁序[yàn xù]①作队有序飞行的雁群:九秋惊雁序。②形容先后有序,不相紊乱:雁序而进。③比喻兄弟:雁序雕零|雁序之情。 
- 改序[gǎi xù]谓季节改变。 
- 随序[suí xù]谓依照自然的次序。 
- 文序[wén xù]习文的学校。序﹐学校。 
- 愆序[qiān xù]谓时序失调。语本《左传.文公元年》:“履端于始,序则不愆。” 
- 有限花序[yǒu xiàn huā xù]花序的一大类。又称离心花序。花轴的顶端开一朵花后﹐花轴便不再生长﹐并在顶端花朵的下面长出分枝﹐每个分枝都由顶端先开花﹐然后逐渐向外围发展。聚伞花序就属于有限花序之一。 
- 调序[tiáo xù]1.谓使四时调和有序。 2.乐律名。即太簇三十四律之一。 
- 政序[zhèng xù]政治秩序。 
- 历序[lì xù]历法。 
- 蚋序[ruì xù]犹言蚊类。多用作谦词。 
- 次序[cì xù]1.先后顺序。 2.犹次第。常态。 3.调节;安排。 
- 客序[kè xù]旅居的时节。 
- 桂序[guì xù]指宫殿。 
- 党序[dǎng xù]古代指学校。 
- 编辑程序[biān jí chéng xù]具有编辑功能的程序。能把存在计算机中的源程序显示在屏幕上,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增加、删除、替换和联结等操作。 
- 违序[wéi xù]违失次序。 
- 物序[wù xù]1.谓时令变迁。 2.事物的规律。 
- 惇序[dūn xù]见“惇叙”。 
- 不序[bù xù]不守次列。亦指叛逆者。 
- 春序[chūn xù]1.春季。 2.犹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 花序[huā xù]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 胶序[jiāo xù]殷学名序﹐周学名胶﹐后即用为学校的通称。 
- 宣序[xuān xù]全面安排。 
- 星序[xīng xù]指官阶位次。 
- 贯序[guàn xù]序次;按顺序排列。 
- 鳣序[zhān xù]学校。 
- 荫序[yīn xù]见“荫叙”。 
- 协序[xié xù]调和使有规律。 
- 社会秩序[shè huì zhì xù]即“公共秩序”。 
- 失序[shī xù]失去正常的秩序:一旦企业管理失序,生产就会瘫痪。 
- 擢序[zhuó xù]见“擢叙”。 
- 诠序[quán xù]1.形容有条理有次序。 2.编排次序。诠﹐通“铨”。 
- 腊序[là xù]谓腊冬时节。 
- 式序[shì xù]1.亦作“式叙”。 2.按次第;顺序。 
- 气序[qì xù]1.节气;季节。 2.气候。 
- 平序[píng xù]谓分别先后次序。 
- 头状花序[tóu zhuàng huā xù]花序的一种。花轴很短,顶端扩大,呈扁平的盘状或球形,上面生许多没有花梗的花。如菊﹑向日葵的花序。 
- 语序[yǔ xù]语言里语素﹑词组合的次序。为汉语里的主要语法手段。语序变动﹐可组成意义不同的词组﹑句子。 
- 布序[bù xù]依次展布。 
- 节序[jié xù]节令﹐节气;节令的顺序。 
- 莺啼序[yīng tí xù]1.词牌名。又名《丰乐楼》。在词中字数最多,计二百四十字。仄韵。见《词谱》卷三九。 2.曲牌名。属南曲商调。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见明王骥德《曲律》卷一。 
- 排序[pái xù]又称“分类”。按关键字大小递增或递减的次序,对文件中的全部记录重新排列的过程。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运算。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两大类。内部排序中常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基数排序等。 
- 贺序[hè xù]文体名。贺人升迁之文。 
- 端序[duān xù]头绪;条理。 
- 衰序[shuāi xù]按一定比数递减的次序。 
- 聚伞花序[jù sǎn huā xù]花序的一种。顶端平或凸﹐当中的花先开﹐如石竹﹑唐菖蒲即是。 
- 左序[zuǒ xù]左厢房。即东厢房。 
- 秩序[zhì xù]有条理﹐不混乱;符合社会规范化状态。 
- 兰亭序[lán tíng xù]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帖》等。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书。公元353年,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修禊时所作。书法骨格清秀,点画遒美,行气流畅,人称“天下第一行书”。今存唐中宗神龙摹本墨迹。近有人提出《兰亭序》文、帖皆伪,疑为隋唐人伪托。 
- 脱序[tuō xù]失去秩序,造成混乱。如:脱序脱法的群众运动。 
- 黉序[hóng xù]古代的学校。 
- 守序[shǒu xù]遵循正常的位次。 
- 乖序[guāi xù]次序错乱。 
- 第序[dì xù]次第;次序。 
- 有序[yǒu xù]1.具有按规律接连起来的元素:特指具有每对不同元素以不对称的传递关系相连系着的性质。 2.有指定的首元素。 3.溶剂和溶质的原子有规则地排列为特征。 
- 解释程序[jiě shì chéng xù]一种翻译程序。能将用解释性高级语言(如basi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逐句翻译源程序,且可边翻译边执行。 
- 即序[jí xù]见“即叙”。 
- 逆序[nì xù]跟通常相反的排列次序:~编排。~词典。按~排列。也说倒序。 
- 首序[shǒu xù]指季节的开端。 
- 玄序[xuán xù]冬季。 
- 迁序[qiān xù]见“迁叙”。 
- 工序[gōng xù]组成整个生产过程的各段加工,也指各段加工的先后次序。材料经过各道工序,加工成成品。 
- 旻序[mín xù]秋为旻天,故称秋季为“旻序”。 
序[xù]字在开头的词语
- 序班[xù bān]1.官员的班行位次。 2.官名,属鸿胪寺。明始置,清因之。 
- 序次[xù cì]1.谓依规律运行。 2.指按照次序。 3.编次。 4.依次论述。 5.泛指排列的次序。 6.时序;季节。 
- 序目[xù mù]1.目次,目录。 2.指序言和目录。 3.指对读书时辑录的条目加以论述的文字。 
- 序迁[xù qiān]按等级次第升迁。 
- 序位[xù wèi]安排位次。 
- 序宾[xù bīn]排列宾客的位次。 
- 序歌[xù gē]列于诗歌集或组诗前的诗篇。常用以叙述事情之缘起,交代写作意图和暗示主题等。 
- 序録[xù lù]1.书目的编次和说明。说明部分包括著作的源流﹑要旨等,略相当于图书提要。序,亦写作“叙”。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第一卷为“序录”。 2.记叙;记录。 
- 序绩[xù jì]排比其功绩。 
- 序述[xù shù]叙述。 
- 序稿[xù gǎo]起稿,拟稿。 
- 序词[xù cí]演说、表演或非戏剧的文学作品的序言或导言。 演说、表演或非戏剧的文学作品的序言或导言 
- 序幕[xù mù]①有时也称“引子”、“楔子”等。叙事性文学艺术作品情节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原为戏剧名词,指某些多幕剧置于第一幕之前的一场戏。通常用以交代人物的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事件发生的远因等。②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战斗的序幕拉开了。 
- 序事[xù shì]1.谓安排事项,使有条理。 2.叙述事情。 
- 序卦[xù guà]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篇名。 
- 序言[xù yán]序文。详“序()”。 同“序文” 
- 序爵[xù jué]1.按等次授予官爵。 2.依爵位排列座次。 
- 序累[xù lèi]谓分别高下排列。累,犹序。 
- 序室[xù shì]古代幼童就学之所。 
- 序第[xù dì]犹次序。谓官秩品第。 
- 序顺[xù shùn]谓有序。 
- 序秩[xù zhì]旧指按品级尊卑为序书列官职姓名。明黄佐《翰林记》有《序秩》篇。 
- 序论[xù lùn]1.序和论。即史传文的引言和结尾的评论。 2.谓依次论列。 3.序言;序文。 
- 序赞[xù zàn]文体名。其形式为简述他人生平,末加赞语。晋袁宏撰有《三国名臣序赞》,北魏李仲尚撰有《前汉功臣序赞》,分别见《文选》卷四七和《魏书》本传。 
- 序志[xù zhì]叙述志趣。 
- 序食[xù shí]按顺序进食。 
- 序成[xù chéng]等第,次序。 
- 序进[xù jìn]1.依次前进。 2.按规定的等级次第升迁。 
- 序官[xù guān]《周礼》天官太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及《考工记》等六篇将六官所统率的官属的职掌和人数概略地列于每篇之首,经学家谓之“序官”。 
- 序列[xù liè]1.谓依次论述。 2.谓按某种标准排列。 3.犹档次。 
- 序曲[xù qǔ]歌剧、舞剧、话剧等大型戏剧作品开幕前的序奏音乐。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把序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标题性乐曲,世称“音乐会序曲”。由于有具体的内容要求,序曲一般形式较为自由、精悍。 
- 序战[xù zhàn]战争或战役开始的第一仗。参见“初战”。 
- 序常[xù cháng]指官吏按常例升迁。 
- 序数[xù shù]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在集合论中,也有推广意义的序数概念。 
- 序兴[xù xīng]相继而起。 
序[xù]字在中间的词语
- 程序控制[chéng xù kòng zhì]通过事先编制的固定程序实现的自动控制。广泛应用于控制各种生产和工艺加工过程。 
- 程序法[chéng xù fǎ]亦称“审判法”、“诉讼法”。“实体法”的对称。规定诉讼程序的法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 
- 原子序数[yuán zǐ xù shù]元素在周期表中排列的顺序数。其数值等于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如氢的原子序数为1,它的核电荷数亦是1;钠的原子序数为11,它的核电荷数亦是11。 
- 程序设计[chéng xù shè jì]编制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的过程。一般包括问题定义、确定算法、框图设计、编写程序、调试查错、编写使用与维护说明书等阶段。 
- 程序动作[chéng xù dòng zuò]戏剧术语。指经过艺术夸张、提炼加工而定型的规范化、格式化的表演动作。如 中国 传统戏曲中人物出场时整冠理髯,哀痛时扬袖,以及大将出征前“起霸”,策马奔驰时“趟马”等。《人民日报》1981.4.25:“优秀的演员……用特有的程式动作来表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