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降心丹

降心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降心丹

药方名称降心丹

处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干)、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三两;茯苓(去皮)、人参远志甘草煮.去芦.骨)、茯神山药,各二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朱砂(研飞),各半两;当归(去芦.洗.焙)三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肾不足,体热盗汗,健忘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气血不降,小便赤白,稠浊不清。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益丹田,秘精气。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煎人参汤吞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降心丹

药方名称降心丹

处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干)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各90克茯苓(去皮)人参远志甘草煮,去芦、骨)茯神山药各60克肉桂(去粗皮,不见火)朱砂(研、飞)各15克当归(去芦,洗,焙)9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不足,体热盗汗,健忘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气血不降,小便赤白稠浊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人参汤吞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降心丹

药方名称降心丹

处方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干)3两,天门冬(去心)3两,麦门冬(去心)3两,茯苓(去皮)2两,人参2两,远志甘草煮,去芦骨)2两,茯神2两,山药2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朱砂(研飞)半两,当归(去芦,洗,焙)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镇益心神,补虚养血,益丹田,秘精气。主心肾不足,体热盗汗,健忘遗精,及服热药过多,上盛下虚,气血不降,小便赤白,稠浊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人参汤吞下。

摘录《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猜你喜欢

  • 白蒺藜丸

    《圣惠》卷二十二:白蒺藜丸药方名称白蒺藜丸处方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茵芋1两,羌活1两,木香1两,羚羊角屑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白花蛇肉2两(酒浸,炙微黄),白附子1两(炮裂),当归1两

  • 桂枝解毒汤

    《片玉痘疹》卷十:桂枝解毒汤药方名称桂枝解毒汤处方官桂、赤芍、大力子、防风、蝉蜕。功能主治冬寒之时,盖覆少薄,被寒风郁遏,痘疮当靥不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片玉痘疹》卷十《痘疹全书》卷下:桂枝解毒汤

  • 健脾阳和膏

    药方名称健脾阳和膏处方党参2两,于术1两(炒),茯苓2两(研),枇杷叶2两(制,去毛),枳壳1两5钱(炒),桔梗1两(苦),木香1两(研),草豆蔻1两2钱(研),三仙4钱(炒黄),辛夷1两,陈皮1两5

  • 防犀饮

    药方名称防犀饮处方防己3钱,朴消8分,***8分,黄芩8分,黄耆8分,升麻8分。功能主治丹疹遍身如洒珠者。用法用量淡竹叶15片煎服。摘录《玉案》卷六

  • 丹砂沉香煎

    药方名称丹砂沉香煎别名丹砂沉香煎丸处方沉香1两(为末,以蜜半斤,煎5-7沸),阿魏1分(以酒半升,研细,银器内熬尽),没药1两(为末,酒半升,慢火熬尽),巴豆1钱(去皮,研细,酒半升,煎10余沸),硇

  • 戊己丸

    药方名称戊己丸处方黄连300g吴茱萸(制)50g白芍(炒)300g性状为棕黄色的水丸;味苦,稍有麻辣感。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功能主治泻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

  • 点眼枸杞煎

    药方名称点眼枸杞煎处方枸杞叶半斤(研取汁),杏仁7枚(去皮尖,研),黄连1分(去须,捣罗为末),腻粉1钱,青盐半钱。制法上除枸杞汁外,以新绵裹,纳净瓷盒中,将枸杞汁浸一复时后,绞捩去滓。功能主治眼赤痛

  • 神应散

    《杂类名方》:神应散药方名称神应散处方川芎防风升麻细辛茯苓白芷香附子荜茇甘松各等分石膏三倍量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祛风止痛,牢牙。治牙疼。用法用量每晚临卧刷净牙,以指蘸搽,觉热麻时漱去。可常用。摘录《

  • 柴防煎

    药方名称柴防煎处方柴胡2钱,防风2钱,桔梗2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温热时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等住丸

    药方名称等住丸处方当归1分,硫黄1分,牡蛎(煨)1分,木香半两。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功能主治溏泻并一切泻痢。用法用量每服27丸,糯米饮入姜汁1-2滴送下。摘录《得效》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