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补阴汤

补阴汤

石室秘录》卷三:补阴汤

药方名称补阴汤

处方熟地3两,元参8两,生地4两,麦冬3两,白芍5两,丹皮3两,沙参3两,地骨皮5两,天门冬3两,陈皮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或加桑叶6两为末,同捣为丸。

功能主治瘦人火有余,水不足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补阴丸”。

各家论述元参去浮游之火,而又能调停五脏之阳,各品之药,阴多于阳,则阴气胜于阳气,自然阴胜阳消,又何必石膏知母之纷纷哉:虽石膏知母原是去火神剂,不可偏废,然而用之于火腾热极之初,可以救阴水之熬干,不可用之于火微热退之后,减阳光之转运,此瘦人之治法。

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回春》卷五:补阴汤

药方名称补阴汤

处方当归1钱,白芍(酒炒)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陈皮1钱,茴香(盐、酒炒)1钱,故纸(酒炒)1钱,牛膝(去芦,酒洗)1钱,杜仲(去粗皮,酒炒)1钱,茯苓(去皮)1钱,人参5分,黄柏(去粗皮,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1剂。加大枣2枚,水煎服,不拘时候。如常服合丸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汤送下;酒亦可。

痛甚大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芍药、生地、陈皮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延龄煮散

    药方名称延龄煮散处方茯神(去木)益智(去皮)防风(去叉)人参桑寄生藿香叶甘草(炙,锉)沉香熟干地黄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治心脏气虚,健忘。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

  • 沉香四宝丹

    药方名称沉香四宝丹处方川芎1两,柴胡1两,藿香1两,片姜黄1两,甘草1两,木香1两,公丁香1两,香附(炙)4两,橘皮4两,厚朴(炙)2两,黑郁金2两,砂仁1两5钱,豆蔻仁1两5钱,青皮(炒)8两,山楂

  • 桂心酒

    《千金》卷四:桂心酒药方名称桂心酒处方桂心4两,牡丹4两,芍药4两,牛膝4两,干膝4两,土瓜根4两,牡蒙4两,吴茱萸1升,大黄3两,黄芩2两,干姜2两,虻虫200枚,(庶虫)虫70枚,蛴螬70枚,水蛭

  • 加味黄耆建中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味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白芍药各6克当归4.5克人参白术麻黄根牡蛎粉各3克 官桂1.5克饴糖10毫升大枣2枚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

  • 金水八物汤

    药方名称金水八物汤处方北沙参、玉竹、山药、白术、黄耆、百合、桂圆肉、燕窝。功能主治喉哑,因伤气者。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锦鳞膏

    药方名称锦鳞膏处方鲫鱼(去鳞)。功能主治小儿软疖不愈者。用法用量取皮贴软疖上。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 黄柏饮子

    药方名称黄柏饮子处方黄柏(薄切小片)。功能主治天行口疮。用法用量蜜渍1宿。嚼柏汁渍疮。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 黄连清膈丸

    药方名称黄连清膈丸处方麦门冬(去心)30克黄连(去须)15克 鼠尾黄芩(净刮)9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温水送下。摘录《内外伤辨》

  • 花鸠丸

    药方名称花鸠丸处方花鸠1只(去毛肠嘴足,炙熟),羊肝1具(切,炒),细辛(去苗叶)5两,防风(去叉)5两,桂(去粗皮)5两,黄连(去须)5两,牡蛎(熬)5两,甘菊花5两,蒺藜子(炒去角)5两,白茯苓(

  • 胜金丹

    《辨证录》卷十三:胜金丹药方名称胜金丹处方麝香9克血竭90克 古石灰60克海螵蛸30克自然铜末(醋浸,烧七次)3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花蕊石9克冰片3克樟脑30克 土狗子10个 地虱(干者)3克 土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