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蟾酥散

蟾酥散

《青囊秘传》:蟾酥散

药方名称蟾酥散

处方蟾酥1钱,没药(炙)4钱,甲片(炙)2钱,蜈蚣2钱,雄黄2钱,麝香5分,川乌2钱,草乌2钱,藤黄2钱(一本有蝎尾4钱,没药2钱)。

功能主治痈疽。阴阳2症,不红不肿者。

用法用量大膏药内调贴。

摘录《青囊秘传》

《药奁启秘》:蟾酥散

药方名称蟾酥散

处方酥片1钱,蝎尾4钱,甲片2钱,蜈蚣2钱,藤黄2钱,雄黄2钱,乳香2钱,没药2钱,川乌2钱,草乌1钱,银朱2钱,麝香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痈疽初起,木肿作痛,皮色不红者。

用法用量掺膏药内贴。

摘录《药奁启秘》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蟾酥散

药方名称蟾酥散

处方蟾酥1字,芦荟1字(别研),黄矾1分(枯过),草乌头1分(烧灰留性),胆矾1分(枯过),五倍子半两(烧灰)。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再研令匀。

功能主治小儿牙疳,蚀烂齿断,渐侵唇口。

用法用量用绵裹着头,蘸药少许,点患处。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普济方》卷三八一引《全婴方》:蟾酥散

药方名称蟾酥散

别名蟾酥散

处方蚵皮(黄纸裹,火煨焦,末)1两,黄连(末)1两,青黛1钱。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和。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牙龈臭烂,侵蚀唇鼻,身上肥疮,疳疮。

用法用量蟾酥散(《回春》卷五)。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一引《全婴方》

《青囊立效秘方》卷一:蟾酥散

药方名称蟾酥散

处方蟾酥2钱,蚤休1钱5分,全蝎2钱,银消1钱,炙乳香1钱,炙没药1钱,毛菇1钱,藤黄1钱,明雄1钱,大蜈蚣1条,西月石1钱,朱砂1钱,鸡内金1钱,扫盆8分,原寸3分,冰片3分。

制法上为细末,乳至无声。

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初起外症。

摘录《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猜你喜欢

  • 鹿屑散

    药方名称鹿屑散处方鹿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骨梗。用法用量含津咽下;或掺舌上,咽津。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七引《斗门方》,名见《普济方》卷六十四

  • 灵光丸

    药方名称灵光丸处方夜明沙1两(去土),蝉蜕21个(生,洗去土),木贼21条(去节)。制法上为末,沙糖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斑疮眼。用法用量每服1丸,嚼,木贼煎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引《吴氏集

  • 金银花膏

    药方名称金银花膏处方金银花1两,甘草6两,益母草1斤。制法水、酒各半煎,膏成,加入阿胶2两烊化,收好。功能主治妊娠生痈。用法用量1日3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 鲜包菜饴糖汁

    药方名称鲜包菜饴糖汁处方鲜包心菜饴糖适量制法将包心菜用冷开水洗净后捣烂,置消毒纱布中绞汁。功能主治清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早期疗效明显。用法用量每日上、晚饭前,取鲜包心菜汁1杯,

  • 桂术散

    药方名称桂术散处方桂枝1两,甘草半两,大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术2两,芎藭1两半,防风1两半。功能主治伤寒、中风、中湿,自利,汗不止,手足逆冷,及阴痉、筋脉拘急。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匕,以

  • 姜苓半夏汤

    药方名称姜苓半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2钱,甘草2钱,半夏2钱,橘皮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痰饮咳喘。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五

  • 抽薪汤

    《嵩崖尊生》卷八:抽薪汤药方名称抽薪汤处方生地、赤芍、当归、丹皮、荆芥、阿胶、滑石、大黄、玄胡粉、桃仁泥。功能主治膈热面赤,或胸中痛,或吐血色紫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八《治疹全书》卷上

  • 泄肝和胃化湿汤

    药方名称泄肝和胃化湿汤处方炒苍术9克,川朴5克,陈皮5克,木香5克,姜半夏9克,茯苓9克,桂枝3克,炒白芍9克,香橼皮9克,建神曲12克。功能主治泄肝和胃化湿。主肝有郁热,胃蕴痰湿。用法用量水煎服,每

  • 木香白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白术散药方名称木香白术散处方诃黎勒(炮.去核)、龙骨、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当归(微炒),各半两;木香、干姜(炮)、白术,各一分。炮制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

  • 加味甘麦大枣汤

    药方名称加味甘麦大枣汤处方炙甘草9g,麦门冬9g,人参3g,小麦30g,大枣5枚,白芍9g。功能主治气血不足,阴阳失调,眼睛赤痛,发止不定,发时白晴淡红,疼痛不重,寒热交作,或有头痛,心烦意乱,脉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