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神效丸

神效丸

普济方》卷三十九引《卫生家宝方》:神效丸

药方名称神效丸

处方栀子(来年者)大黄(炮)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便秘不甚者用白汤下,秘甚者煎橘皮汤,空腹时用。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九引《卫生家宝方》

丹台玉案》卷三:神效丸

药方名称神效丸

处方皂矾240克(加面500克,和作饼,入火内煨焦)苍术(米泔浸)厚朴(姜汁炒)陈皮甘草各180克 川椒300克(去目、闭口者)

制法上药研末,用红枣1.5千克,煮熟去皮、核,胡桃1.5千克,去壳,同捣成膏,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黄病。

用法用量每次70~80丸,用酒送服,初服时觉此药甘美,服至病将愈,便觉药臭矣。

摘录丹台玉案》卷三

猜你喜欢

  • 厚朴荜茇丸

    药方名称厚朴荜茇丸处方荜茇1两,陈橘皮1两,胡椒1两,白石脂1两,龙骨1两,干姜3分,诃子皮3分,缩砂仁3分,白术3分,当归半两,桂半两,厚朴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痢不

  • 大排风天麻散

    药方名称大排风天麻散处方天麻2两,乌蛇(酒炙,用肉)1两1分,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2两半,当归(切,焙)1两1分,桂(去粗皮)3分,白芷(炒)1两1分,麻黄(去根节,

  • 参附理中丸

    药方名称参附理中丸处方白术4两,人参1两,附子5钱,肉桂1两,干姜1两,陈皮1两,甘草5钱。制法蜜为丸。功能主治脾胃平素虚寒,而饮食少减,或难于消化者,陡被外袭之寒淫所中,或内因有形之冷积所伤,一时肢

  • 地骨皮露

    药方名称地骨皮露处方地骨皮1斤。制法用蒸气蒸馏法,每斤吊成露5斤。功能主治清热解烦。主骨蒸内热。用法用量每用4两,隔水温热饮服。小儿酌减。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加味羌活散

    《伤寒全生集》卷三:加味羌活散药方名称加味羌活散处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人参茯苓川芎升麻芍药甘草功能主治治斑疹初出,憎寒壮热,头疼体痛,胸满不利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加生姜煎服。斑盛者,加黄连。摘录

  • 白矾膏

    《圣济总录》卷一八一:白矾膏药方名称白矾膏处方白矾(熬令汁尽)1分。制法以清水4合,置熟铜器中煎取半合,去滓,加少许白蜜,以绵滤过。功能主治小儿目睛有膜。用法用量每日3次,点如黍米大。摘录《圣济总录》

  • 巴黄散

    药方名称巴黄散处方巴豆(去外壳)15g,雄黄1g。制法上为细末,用3-4层纱布包装。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每日涂患部3-4次,每次1-2分钟,直至痒感减退为止。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八毒赤丸

    药方名称八毒赤丸别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杀鬼杖、斩鬼丹、杀鬼杖子处方雄黄(研)1两,真珠(研)1两,礜石(泥裹烧半日)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熬)1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1两,蜈蚣1枚

  • 蔓荆实汤

    药方名称蔓荆实汤处方蔓荆实(去皮)甘菊花羌活(去芦头)黄芩(去黑心)芎藭防风(去叉)各30克石膏90克甘草(炙,锉)15克制法上八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目睛疼痛,上连头痛。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30

  • 不惊丸

    《小儿病源》卷三:不惊丸药方名称不惊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淡豆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惊气而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用法用量每服1字,病甚者服半钱,急惊者,薄荷自然汁调下;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