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茯苓陈皮丸

白茯苓陈皮丸

药方名称白茯苓陈皮丸

别名缓中丸

处方茯苓1两,陈皮1两,干生姜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六脉俱弦而指下虚。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

用法用量缓中丸(《卫生宝鉴》卷五)。

如脉弦或腹中急甚,加甘草3钱(炙);秋减姜1半。

摘录《洁古家珍》

猜你喜欢

  • 艾曲散

    药方名称艾曲散处方艾曲1升(生),干姜1两,细辛1两,椒目1两,附子1两,桂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利小便,消肿。主痢后或产后虚肿,水肿。用法用量每服2-3钱,温酒调下。注意忌猪肉、生葱、生菜。摘

  • 安中调气丸

    药方名称安中调气丸处方广皮60克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白术(土炒)60克枳实(麸炒)30克 苏子(炒)18克川芎15克当归(酒洗)15克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木香3克甘草(炙)9克香附

  • 半夏木通汤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半夏木通汤药方名称半夏木通汤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半两,木通(锉,炒)半两,干姜(炮)半两,芍药1两,桑根白皮(炙,锉)1两。制法上为粗末。一方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 牛黄夺命散

    药方名称牛黄夺命散处方白牵牛30克(半生半熟)黑牵牛30克(半生半熟)川大黄槟榔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肺胀,喘满胸高,气急,两肋煽动,陷下作坑,两鼻窍张,闷乱嗽渴,声嗄不鸣,痰涎潮塞,俗

  • 扶阳助胃汤

    药方名称扶阳助胃汤别名扶阳益胃汤(《金匮翼》卷六)。处方干姜(炮)4.5克 拣参 草豆蔻仁甘草(炙)官桂白芍药各3克陈皮白术吴茱萸各),5克 黑附子(炮,去皮)6克益智仁1.5克制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

  • 通闭方

    药方名称通闭方处方大黄90克,槟榔45克,赤苓60克,炒枳壳45克,炒诃子90克,大腹绒45克。功能主治导滞通幽,清热行气。主大肠实热。(妊娠便秘)用法用量上为散,每服6-9克,葱白汤煎,去滓温服。摘

  • 海石散

    药方名称海石散处方海石6克香附3克制法为末。功能主治理气和血,化痰清火。治气滞血瘀,痰火内结而成之脾痛、疝痛。用法用量川芎、山枝煎汤,入姜汁令辣,调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紫荆散

    药方名称紫荆散处方紫荆皮3克赤小豆3克荆芥3克地榆3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小儿丹毒,从头上向脑后蔓延红肿,亦有肿而作痛者。用法用量以鸡子清调涂。如浑身作热者,内服防风通圣散加减,外宜用本方。摘录

  • 拨云膏

    《普济方》卷七十八:拨云膏药方名称拨云膏处方斑蝥3个(去头足,面炒过),青娘子2个,红娘子2个(先制),硼砂1钱,蕤仁5个(去壳,炒)。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眼生翳膜上星者。用法用量1日点5-6次。

  • 举元益血丹

    药方名称举元益血丹处方人参(去芦)3钱,白术(蜜炙)2钱,当归(酒洗)2钱,熟地黄2钱,黄耆(蜜炙)3钱,白芍(酒炒)1钱,条芩(酒炒)1钱,炙甘草1钱,升麻5分(炒)。功能主治冲任伤损,不能约束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