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皮丸

柏皮丸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柏皮丸

药方名称柏皮丸

处方黄柏(削去粗皮,焙干)

制法上药为末,用薄米饮和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治热泻;脏毒痔漏,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陆一峰方:柏皮丸

药方名称柏皮丸

处方黄柏1斤(分作4分,3分用醇酒、盐汤、童便各浸2日,焙,研;1分用酥炙,研末),猪脏1条。

制法先将猪脏去膜,入药在内,扎紧,煮熟,捣为丸。

功能主治诸虚赤白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陆一峰方

《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柏皮丸

药方名称柏皮丸

处方黄连2两,黄柏2两,芍药2两,槐花(炒)2两。

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毒便血,疼痛呕哕。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1日2次。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四一引《施圆端效方》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孙探元集效方》:柏皮丸

药方名称柏皮丸

处方黄柏皮(刮净)1斤(分作4分,3分用酒、醋、童便各浸7日,洗、晒、焙;1分生炒黑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脏毒痔漏,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孙探元集效方》

《卫生总微》卷十:柏皮丸

药方名称柏皮丸

处方黄柏(削去粗皮,焙)。

制法上为末,用米饮和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热泻。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猜你喜欢

  • 九仙顶

    药方名称九仙顶处方川木鳖1斤(水浸一日,用陈酒四吊,煎百沸,脱去皮毛,用真麻油1斤,放入锅内,同煎至黄色,勿令焦枯,取起放瓦上,草灰拌干晒燥,为细末,分作9包,包好候用。9包药汁,配上9包木鳖,将9味

  • 加味犀羚白虎汤

    药方名称加味犀羚白虎汤处方白***1钱,羚角片1钱半,生石膏8钱,知母4钱,生甘草8分,陈仓米3钱(荷叶包),白颈蚯蚓3支,陈金汁1两(冲),甘萝根汁1瓢(冲)。功能主治清热。主摘录《感证辑要》卷四

  • 加味陷胸汤

    药方名称加味陷胸汤处方枳壳(麸炒)4钱,桔梗4钱,半夏(泡)2钱,黄芩2钱,瓜蒌子2钱,黄连2钱,麦门冬(去心)2钱。功能主治热壅痞满,胸膈痛或两胁痛,及疟、利后发热留滞胸膈,或饮酒过度,胸满结痛。用

  • 调经乌鸡丸

    药方名称调经乌鸡丸处方白毛乌骨未炖雄鸡1只(约重1斤,以糯米喂7日,勿令食虫蚁,以绳缢死,干挦其毛,去肚内杂脏不用,纳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各2两于鸡肚内,以好酒10碗,文火煮烂,取出肚内药,

  • 鳜胆煎

    药方名称鳜胆煎别名鳜鱼酒处方鳜鱼胆(唯腊月收者最佳)。制法腊月取,挂于北檐下阴干。功能主治一切骨鲠或竹木刺喉中不下。用法用量鳜鱼酒(《鸡峰》卷二十四)。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番薷丸

    药方名称番薷丸处方香薷(去土)紫苏(用茎叶,去粗梗)干木瓜各30克丁香茯神(去木)檀香(锉)藿香叶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30克作30丸。功能主治主伤暑伏热,躁渴瞀闷,头目昏眩,胸

  • 汤火止痛散

    药方名称汤火止痛散处方大黄末(微炒)当归末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烧烫伤。(烧伤)用法用量用麻油调搽或干掺。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 栀子竹茹汤

    药方名称栀子竹茹汤处方山栀9克陈皮6克竹茹5克功能主治治胃热呕吐。用法用量水煎,加姜汁冲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四

  • 半丁丸

    药方名称半丁丸处方半夏(半服者)半两(汤洗7次,为末)、丁香1钱(重碾碎)。制法上将半夏末水搜作剂,包丁香,再以面裹煨令熟,去面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婴孩小儿风痰在膈,痰盛咳嗽,作热

  • 红花苍柏丸

    药方名称红花苍柏丸处方红花、牛膝(俱酒洗)、生地黄、黄柏、苍术、南星、龙胆草、川芎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足胫肿。用法用量《医部全录》本方用法:上为末,酒糊为丸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三,名见《医部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