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鸭嘴癀

鸭嘴癀

《全国中草药汇编》:鸭嘴癀

药材名称鸭嘴癀

拼音Yā Zuǐ Huánɡ

别名小接骨、双须蜈蚣四方草[厦门]、鸡舌癀、定经草、田边草

来源玄参母草属植物长蒴母草Lindernia anagallis (Burm. f.) Pennell [L. cordifolia (Colsm.) Merr., L. pedunculata Wettst., Vandellia pedunculata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扁桃体炎,咽喉炎,咳嗽,肠炎,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鸭嘴癀

药材名称鸭嘴癀

拼音Yā Zuǐ Huánɡ

别名调经草(《福建中草药》),田蛭草、鱼尾草(《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福建中草药》

来源玄参科植物旱田草全草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柔弱,伏地,分枝,长可达30厘米。单叶对生,倒卵状矩圆形,长1.8~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成叶柄,边缘有锐利的小锯齿。总状花序顶生,小花具柄;萼片5,绿色,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6毫米;花冠谈紫色,基部筒状,前端2唇形,长约13毫米,上唇阔,凹陷,2裂,下唇扩展,3裂;发育雄蕊2,退化雄蕊2,腺体状;柱头2裂。蒴果圆柱状,长1.5~2厘米。花期6月。

生境分部生于湿地及稻田中。分布西南及广东等地。

性味《福建中草药》:"淡,平。"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痢疾,口疮,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①《福建中草药》:"理血行气。"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红痢,口角炎,毒蛇咬伤,小儿疮疥。"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闭经:调经草一至二两,酒、水炖服;或加四物汤同煎服。

②治经期提前、退后或痛经:鲜旱田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乳痈,背痈:鲜旱田草一至二两,酒、水煎服;渣调冷饭或红糖捣烂外敷。

④治瘰疬:鲜旱田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⑤治跌打肿痛:鲜旱田草二至三两。酒炖服。(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嘴癀

药材名称鸭嘴癀

拼音Yā Zuǐ Huánɡ

英文名Herb of Dry Falsepimpernel, Dry Falsepimpernel

别名定经草、水辣椒四方草兰花仔、惊风榴、四角草、小接骨、小肢草、双须蜈蚣、鸡舌癀、田边草、长果母草母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anagallis (Burm. F. )Pen-nell [L.cordifolia (Colsm.)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10-40cm。根须状。茎开始单一,不久即分枝,下部匍匐长蔓,节上生根,花茎上举。叶对生;仅下部者有短柄;叶片三角状卵形、卵形或长圆形,长1-2cm,宽0.7-1.2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均无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2cm;花萼绿色,长4-5mm,5裂至基部,萼齿狭披针形,无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0.8-1.2cm,上唇直立,卵形,2浅裂,下唇开展,3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前面2枚花丝的基部有短棒状附属物;柱头2裂。蒴果条状披针形,比萼长约2倍,室间2裂。种子卵圆形,有疣状突起。花期4-9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林边,溺爱旁及田野较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风热咳嗽;扁桃体炎;肠炎;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闭经;白带;目赤肿痛;牙痛;痈疽;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捣烂外敷汁涂。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茎叶用于痢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短萼蜂斗草

    药材名称短萼蜂斗草拼音Duǎn è Fēnɡ Dòu Cǎo别名田螺掩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萼蜂斗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alata Chun et How ex C.

  • 白花鬼针草

    药材名称白花鬼针草拼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

  • 乌梢蛇

    药材名称乌梢蛇拼音Wū Shāo Shé英文名ZAOCYS别名乌蛇、乌花蛇、剑脊蛇、黑风蛇、黄风蛇、剑脊乌梢蛇来源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干

  • 榕树

    药材名称榕树拼音Rónɡ Shù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以叶和气根(榕树须)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叶:微苦、涩

  • 苦绳

    药材名称苦绳别名奶浆藤、小木通、白浆藤、白浆草、通关散、中华假夜来香、中华南山藤、野泡通来源萝藦科苦绳Dregea sinensis Hemsl.[Wattakaka sinensis (Hemsl.

  • 长石

    《中药大辞典》:长石药材名称长石拼音Chánɡ Shí别名方石(《本经》),直石(《吴普本草》),土石(《别录》),硬石膏(《纲目》)。出处《本经》来源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的矿石。原

  • 白头翁花

    《中药大辞典》:白头翁花药材名称白头翁花拼音Bái Tóu Wēnɡ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的花蕾。功能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头疮。"

  • 鸡毛菜

    药材名称鸡毛菜拼音Jī Máo Cài别名冻菜渣渣、浅水藻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花菜科植物鸡毛菜的藻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ladia tenuis Oka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

  • 山鸢尾

    药材名称山鸢尾拼音Shān Yuān Wěi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山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etosa Pall.ex Link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原形态山

  • 梵天花根

    《中药大辞典》:梵天花根药材名称梵天花根拼音Fàn Tiān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梵天花的根。性味甘苦,温。①《福建民间草药》:"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