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荜茇根

荜茇根

《中药大辞典》:荜茇根

药材名称荜茇根

拼音Bì Bá Gēn

别名荜拨没(《本草拾遗》)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胡椒科植物荜茇

化学成分根含胡椒碱、荜茇明碱、荜茇明宁碱。茎含荜茇明碱。

药理作用荜茇明碱有明显降低狗血压的作用,阿托品及抗组织胺药对其降压作用没有影响。于第二颈椎处横切脊髓后,降压作用仍然保持。对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均无影响。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最后麻痹,洗去药物可以恢复。胡椒碱的药理见"荜茇"条。

性味《本草拾遗》:"味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五劳七伤,阴汗,核肿。""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妇人内冷无子。治腰肾冷,除血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荜茇根

药材名称荜茇根

拼音Bì Bá Gēn

英文名Root of Long Pepper

别名荜拨没、荜勃没。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 longum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Long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冼净,晒干。

原形态荜茇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立,多分枝。茎下部匍匐,技横卧,质柔软,有纵校和沟槽,幼时被粉状短柔毛。叶在生;下部的叶卵圆形,具较长的柄,向上的叶渐成为卵状长圆形,柄较短,顶端叶无柄,基都抱茎,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腺7条,全部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4-5cm,直径约3mm;总花梗长2-3cm,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cm,直径约4mm,于果期延长;苞片直径约lmm;子房卵形,柱头3。浆果下部与花序轴合生,先端有脐状凸起,直径约2mm。花期春季,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600m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福建、广东和广西有栽培。

化学成分荜茇根含胡椒碱(piperine),荜茇明碱(piplartine,piperlongumine),荜茇明宁碱(piperlonguminine),3,4,5-三甲氧基桂皮酸甲酯(methyl 3,4,5-trimethoxcinnamate),头花千金藤酮(cepharanone)B,头花千金藤二酮(cepharadione)A及B,马兜铃内酰胺(aristolactam)All,去甲头花千金藤二酮(norcepharadione)B,荜茇二酮(piperadione),去甲荜茇二酮[2-hydroxy-methoxy-4H-dibenzo[de,g]quinoline-4,5-(6H)-eione],胡椒酰胺(pipercide),几内亚胡椒酰胺(guineensine),荜茇酰胺(longamide),胡椒内酰胺(piperolactam)A、B及C。叶含水量异丁胺(isobutylamine),十三烷(tridecane),十三烷醇(tridec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荜茇明碱有明显降低狗血压的作用,阿托品及抗组织胺药对其降压作用没有影响。于第二颈椎处横切脊髓后,降压作用仍然保持。对呼吸的频率及深度均无影响。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最后麻痹,洗去药物可以恢复。胡椒碱的药理见荜茇条。

性味辛;温

归经肾;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降逆消食;散寒止痛;截疟。主中寒脘腹胀满;呕逆;食积不化;疝肿;妇女宫寒不孕;疟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成粉,每次1-2g,每日2-3次。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主五劳七伤,阴汗,核肿。冷气呕逆,心腹胀满,食不消,寒疝核肿,妇人内冷无子。治腰肾冷,除血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尾铁角蕨

    药材名称凤尾铁角蕨别名大猪鬃草、大凤尾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凤尾铁角蕨Asplenium praemosum Sw.,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消炎,清热,利尿。主治痢疾,肠炎,咽

  • 猪母柴根

    药材名称猪母柴根拼音Zhū Mǔ Chá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反针叶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ancifolium Hs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片晒

  • 厚叶旋蒴苣苔

    药材名称厚叶旋蒴苣苔别名厚叶牛耳草、岩白菜来源苦苣苔科厚叶旋蒴苣苔Boea crassifolia Hems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止血,止咳。

  • 多穗石柯叶

    《中药大辞典》:多穗石柯叶药材名称多穗石柯叶拼音Duō Suì Shí Kē Yè别名甜茶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壳斗科植物多穗柯的叶。春、夏采收。原形态

  • 大血藤

    《中国药典》:大血藤药材名称大血藤拼音Dà Xuè Ténɡ英文名CAULIS SARGENTODOXAE来源本品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 木槿根

    《中药大辞典》:木槿根药材名称木槿根拼音Mù Jǐn Gēn别名藩篱草根(《仁斋直指方》)。出处《纲目》来源锦葵科植物木槿的根。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②《纲目》:

  • 散血丹

    药材名称散血丹别名狗骨头来源胡椒科豆瓣绿属植物狗骨豆瓣绿Peperomia heyneana Miq.,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凉。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用于胃出血,鼻衄。用法用量1

  • 犁头尖

    《全国中草药汇编》:犁头尖药材名称犁头尖拼音Lí Tóu Jiān别名犁头七、犁头草、土半夏[福建、广西、云南]、三步镖、三角蛇、坡芋、老鼠尾、小野芋、野附子、小独角莲来源天南星科

  • 白颖苔草

    药材名称白颖苔草拼音Bái Yǐnɡ Tái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白颖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rigescens(Franch.)V.Krecz.[C.stenophy

  • 鲟鱼

    《中药大辞典》:鲟鱼药材名称鲟鱼拼音Xún Yú别名鲔(《诗经》),鮥(《毛诗传》),鮛鲔(《尔雅》),尉鱼、仲明鱼(陆玑《诗疏》),鱏(《尔雅》郭璞注),乞里麻鱼(《饮膳正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