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茯神

茯神

《全国中草药汇编》:茯神

药材名称茯神

拼音Fú Shén

别名茯神木

来源茯神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多切成薄方块,坚实。

茯神木:为茯神中的木心。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外部带有残留的茯苓,显白色或灰色,内部仍为木质,质松体轻,无皮,略似朽木。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茯神

药材名称茯神

拼音Fú Shén

别名伏神(《本草经集注》)

出处《别录》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茯苓"条。

生境分部产地同茯苓

性状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以内厚实,松根小者为佳。

药理作用镇静作用。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克/公斤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于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克/公斤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克/公斤灌胃,则镇静率为85.7%,镇静指效1.64。

炮制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性味甘淡,平。

①《别录》:"平。"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药品化义》:"味甘淡,性微温。"

归经入心、脾经。

①《药品化义》:"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大阴脾经。"

③《要药分剂》:"入心经,兼入肝经。"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

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复方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

②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

③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名家论述】①《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②《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③《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茯神

药材名称茯神

拼音Fú Shén

英文名Indian Bread with Pine, Tuckahoe with pine

别名伏神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菌类植物药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ia cocos(Schw.) Wolf.[Pavhyma cocos Fr.]

采收和储藏:取茯苓切去白茯苓后,选茯苓中间抱有松根者,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菌核球形、卵形、椭圆形至不规则形,长10-30cm或者更长,重量也不等,一般重500-5000g。外面吸厚而多皱褶的皮壳,深褐色,新鲜时软干 后变硬;内部白色或淡粉红色,粉粒状。子实体生于菌核表面,全平伏,厚3-8cm,白色,肉质,老后或干后变为浅褐色。菌管密长2-3mm管壁薄,管口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径0.5-1.5cm,口缘裂为齿状。孢子长方形至近圆柱形,平滑,有一歪尖,大小(7.5-9)μm×(3-3.5)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松树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茯苓块中穿有坚实细松根者。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呈棕黄色,横断面可见年纹理。气微,味淡。以肉厚实、松根细小者为佳。

药理作用镇静作用。实验动物用茯神10-20g/kg灌胃后,进入安静欲睡状态,但无睡眠现象;对于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以茯神煎剂5g/kg作腹腔注射,能使其镇静,镇静率为90%,镇静指数3.11;若改用20g/kg灌胃,则镇静率为85.7%,镇静指数1.64。

炮制朱茯神:取茯神块,喷淋清水,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茯神外面粘满朱砂为度,然后晾干。(每茯神100斤,用朱砂30两)

性味甘;淡;性平

归经心;脾经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主惊悸;健忘;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

注意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虚寒滑精者慎。

复方①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朱雀丸)②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 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九,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杨氏家藏方》茯神丸)③治虚劳烦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参各一两,酸枣仁(炒,去皮,别研)五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二夜一、(《圣济总录》茯神汤)

各家论述1.《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2.《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3.《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4.《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

5.《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

6.《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湿。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细叶小羽藓

    药材名称细叶小羽藓拼音Xì Yè Xiǎo Yǔ Xiǎn别名尖叶小羽藓、青苔、树毛衣、绿青苔来源药材基源:为羽藓科植物细叶小羽藓的植物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plocladium microph

  • 米碎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米碎花药材名称米碎花拼音Mǐ Suì Huā别名虾辣眼来源山茶科柃木属植物米碎花Eurya chinensis R. Brown,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

  • 海桐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桐皮药材名称海桐皮拼音Hǎi Tónɡ Pí别名刺桐、山芙蓉、空桐树来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indica Lam.的树皮或根皮。四季可采,晒干。性

  • 假黄麻

    药材名称假黄麻拼音Jiǎ Huánɡ Má别名假麻区(《生草药性备要》),甜麻(《广州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椴树科植物假黄麻的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

  • 窿缘小叶桉

    药材名称窿缘小叶桉拼音Lónɡ Yuán Xiǎo Yè ān别名露缘桉、风吹柳来源桃金娘科窿缘小叶桉Eucalyptus exsert F. V. Muell.,以叶入

  • 鸡卵草

    药材名称鸡卵草别名鸡卵参、触须玉凤花来源兰科鸡卵草Habenaria tentaculata Reichb. 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止痛,消炎,生肌,止血,行气,补肾。用法用量3~5

  • 药老

    《全国中草药汇编》:药老药材名称药老拼音Yào Lǎo别名醉针茅、药草、米米蒿来源禾本科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 (Hance)Keng,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内蒙

  • 豹子眼睛花

    药材名称豹子眼睛花别名老熊花来源锦葵科豹子眼睛花Abutilon sinense Oliv.,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凉。功能主治消炎,接骨。主治肝炎,淋巴腺炎,乳头炎,疮疖,骨折,脚癣

  • 蛴螬

    《全国中草药汇编》:蛴螬药材名称蛴螬拼音Qí Cáo别名粪虫、地蚕来源金龟甲科昆虫朝鲜金龟甲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或铜绿金龟甲Anomala ca

  • 鹤脑

    药材名称鹤脑拼音Hè Nǎo英文名red-Crested crane brains, red-Crowned crane brains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为鹤科动物丹顶鹤的脑髓。拉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