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桂子

桂子

《中药大辞典》:桂子

药材名称桂子

拼音Guì Zǐ

别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果实

性味辛甘,温。

①《药性考》:"甘辛。"

②《纲目拾遗》:"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①《药性考》:"温中,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止哕。"

②《纲目拾遗》:"胃脘寒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桂子

药材名称桂子

拼音Guì Zǐ

英文名Fruit of Japanese Cinnamon

别名天竺桂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C.pedunculatum Nees;C.chekiangense Nakai]2.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es)Bl.3.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C.wilsonii Gamble var.multiflorum Gamble]

采收和储藏:7-9月果熟期采集,晒干。

原形态1.天竺桂常绿乔木,高可17m。树皮赭黑色,有香气。单叶互生,近枝梢处交互对生;略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9-12cm,宽3-5cm,先端钝,基部锐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稍淡;具离基3出脉,中央主脉于上部再分出1-2对侧脉;叶柄平滑。花5-6朵,呈伞形花序,生于新枝的叶腋;花小,基部筒状,花被6裂,2轮,广椭圆形或椭圆形,内轮3片较长;发育雄蕊9枚,3轮排列,外2轮花药内向,花丝基部无腺体,第3轮花药外向,花丝基部具2腺体,最内面尚有l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细小。浆果球形,暗紫色,基部有宿存萼筒,全缘。花期6月。果熟期12月。

2.阴香,常绿乔木,高达20m。小枝赤褐色,无毛。叶近于对生或散生,革质,卵形或长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两面均无毛,具离基3出脉,脉腋内无隆起的腺体;叶柄长8-12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绿白色,花被6,基部略合生,长4-5mm,两面均被柔毛;能育雄蕊9,排成3轮,外面2轮花药内向,第3轮花药外向,花药均为卵形,4室,瓣裂,花丝短,最内尚有1轮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细,柱头小。浆果核果状,卵形,长不及1cm,直径约5mm,基部具肥厚杯状的宿存花被,其先端具6截形短裂片。花期3-4月。果期4-10月。

3.细叶香桂,常绿高大乔木。树皮灰色,小枝密生绢状毛。叶在新枝对生,在老枝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4-14cm,宽1-6cm,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密生绢状短柔毛,具离基3出脉,在背面显着隆起。圆锥花序腋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白色短柔毛;花淡黄色,花被6裂,基部筒状;雄蕊、雌蕊与前种相似。浆果椭圆形,基部具宿存萼筒,全缘。花期5-6月。果期6-12月。

4.川桂,常绿高大乔木。枝紫灰褐色,光滑。单叶互生或近对生;革质,卵形至长卵形,长8-15cm,宽3-5cm,先端渐尖而顶点钝,基部楔状或钝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微被***,幼时有白色绢状毛,后渐脱落;具离基3出脉,在下面不隆起。花小,白色,成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总花梗细长,长1-6cm,光滑或微被毛,小花梗丝状,先端渐粗,具细毛;花被6裂,内外皆疏生绢状细毛;雄蕊与雌蕊均与前种相似。浆果基部具截形之宿存萼筒,全缘。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常绿阔叶林中。

2.生长于疏林中有阳光处;或为栽培。

3.生于山谷、山坡林中。

4.生长于山区的斜坡、山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2.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3.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4.分布四川、广东、广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甘;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主胃脘痛;哕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6g。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胃脘寒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柿子

    《中药大辞典》:小柿子药材名称小柿子拼音Xiǎo Shì Zi别名地石榴、跳八丈(《云南中草药》),小面瓜(《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万卖(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小叶黑面

  • 肉桂

    《中国药典》:肉桂药材名称肉桂拼音Ròu Guì英文名CORTEX CINNAMOMI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

  • 青蒜

    药材名称青蒜拼音Qīnɡ Suàn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叶。性味性温,味辛。功能主治醒脾气,消谷食。摘录《中药大辞典》

  • 青藤子

    药材名称青藤子别名牛腿虱、鸡骨香、蟹鱼胆藤来源木犀科青藤子Jasminum nervosum Lour.,以茎、叶、花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湿热,拔脓生肌。痢疾

  • 铺地黍根

    《中药大辞典》:铺地黍根药材名称铺地黍根拼音Pū Dì Shǔ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铺地黍的根茎及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微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用

  • 柳白皮

    《中药大辞典》:柳白皮药材名称柳白皮拼音Liǔ Bái Pí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枝或根部的韧皮。全年可采。除去栓皮及木质部,取韧皮用。化学成分含水杨甙及3.10

  • 柏树根

    药材名称柏树根拼音Bǎi Sh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柏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pressus funebris E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取根部,洗去泥土,切片,晒干用。

  • 蛇白蔹

    药材名称蛇白蔹拼音Shé Bái Liǎn别名山胡烂、见毒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东北蛇葡萄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Maxim.)Tr

  • 白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药材名称白皮拼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淡,平

  • 芋头花

    《中药大辞典》:芋头花药材名称芋头花拼音Yù Tou Huā别名芋苗花(《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花蕾。原形态详"芋头"条。性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