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柿寄生

柿寄生

药材名称柿寄生

拼音Shì Jì Shēnɡ

别名万寿木寄生、樟本寄生、梨寄生、桑寄生、椰风、荷叶寄生、广丁香寄生、蚂蚱腿寄生、桐木寄生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棱枝槲寄生的带叶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scum diospyrosicolum Hayata[V.angulatum auct.non Hevne ex DC.]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间采收,扎成束,晾干。

原形态亚灌木,高0.3-0.5m。直立或披散,枝交叉对生或二歧分枝,位于茎基部或中部以下的节间近圆柱状,小枝的节间稍扁平,长1.5-3.5cm,宽2-2.5mm,干后具明显的纵肋2-3条。幼苗期具叶2-3对;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长1-2cm,宽3.5-6mm,先端钝,基部狭楔形,基出脉3条,薄革质;成长植株的叶退化呈鳞片状。聚伞花序,1-3个腋生,总花梗几无,总苞舟形,长1-1.5mm,具花1-3朵;3朵花时中央1朵为雌花,侧生的为雄花,通常仅具1朵雌花或雄花;雄花花蕾时卵球形,长1-1.5mm,萼片4枚,三角形,花药圆形,贴生于萼片下半部;雌花花蕾时椭圆状,长1.5-2mm,基部具环状苞片或无,花托椭圆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约0.5mm,柱头乳头状。浆果椭圆形或卵球形,长4-5mm,直径3-4mm,黄色或橙色,果皮平滑。花、果期4-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100m以下的平原或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柿树、樟树、梨树、油桐或壳斗科等多种植物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陕西、甘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苦;性平

归经肝;肺;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咳;消肿;降压。主风湿痹痛;腰腿酸痛;咳嗽;咯血;胃痛;胎动不安;疮疖;高血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可用至60g;或浸酒、炖肉。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九节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九节铃药材名称大九节铃拼音Dà Jiǔ Jié Línɡ别名艾叶酸蔹藤、牛角天麻、铜皮铁箍来源葡萄科大九节铃Ampelocissus artemis

  • 狗心

    《中药大辞典》:狗心药材名称狗心拼音Gǒu Xīn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心。化学成分除去心室、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狗心含水分75.4~78.0%,固形物22.0~24.6%,其中,主要是蛋白质

  • 蛇藤

    药材名称蛇藤别名穿山龙[福建]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蛇藤Celastrus hookeri Prain.,以根入药。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活血行气,疏风祛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金针菜

    《中药大辞典》:金针菜药材名称金针菜拼音Jīn Zhēn Cài别名萱草花、川草花(《救荒本草》),宜男花(《滇南本草》),黄花菜、鹿葱花(《纲目》),萱萼(《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滇南本

  • 刺黄柏茎叶

    药材名称刺黄柏茎叶拼音Cì Huánɡ Bò Jīnɡ Yè出处《峨嵋药植》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茎叶。7~10月采。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苦,

  • 紫苏梗

    《中国药典》:紫苏梗药材名称紫苏梗拼音Zǐ Sū Gěnɡ英文名CAULIS PERILLAE别名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

  • 硬枝黑锁梅

    药材名称硬枝黑锁梅拼音Yìnɡ Zhī Hēi Suǒ Méi别名锁梅、钻地风,疏风草(《滇南本草》),黑锁梅(《植物名实图考》),红刺泡、紫茵(《滇南本草》整理本)。出处《滇南本

  • 紫青藤

    药材名称紫青藤拼音Zǐ Qīnɡ Ténɡ别名青藤、画眉杠、铁骨散、常青藤、山黄芪、小叶青、画眉跳杠、铁包金、大叶铁包金。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牯岭勾儿茶的根或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ch

  • 木芙蓉叶

    药材名称木芙蓉叶拼音Mù Fú Rónɡ Yè别名拒霜叶(《世医得效方》),芙蓉花叶(《普济方》),铁箍散(《湖南药物志》)。出处《纲目》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

  • 沙松果

    药材名称沙松果拼音Shā Sōnɡ Guǒ别名榧子、云南榧子、滇榧子、土榧子、杉松果来源药材基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云南榧树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orreya yunnanensis 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