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杜仲藤叶

杜仲藤叶

药材名称杜仲藤叶

拼音Dù Zhònɡ Ténɡ Yè

别名杜仲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和毛杜仲藤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araharium micranthum(A.DC.)Pierre[Ecdysanthera micranthaA.Dc.]2.Parabarium chunnianum Tsiang3.parabariumhuaitingiiChunetTsia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1.粗壮木质攀援藤本。枝有不明显的皮孔,具乳汁,除花冠外,全株无毛。叶对生;叶柄长1-1.5cm,有微毛;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锐尖。聚伞花序总状,顶生及腋生,花小密集,水红色;花萼5深裂,内面基部腺体不多或缺,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或粉红色,坛状,裂片在花蕾中内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基部,花药箭头状,花丝短;花盘环状;子房具微柔毛,花柱短,柱头圆锥状。蓇葖果基部膨大,向先端渐狭尖成长喙状。种子长达2cm;种毛长约4cm;绢质白色。花期3-6月,果期7-12月。

2.本种与杜仲藤的区别在于:叶片卵圆状椭圆形,背面具黑色乳头状腺点。蓇葖果双生或有时:个不发育;种毛长约1.5cm。花期4-11月,果期8月至翌年2月。

3.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全株除花冠外,均密被锈色柔毛。种毛轮生,长约3cm。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00-800m的山谷、疏林或密林、灌木丛、水旁等处。

2.生于海拔250-500m的山林密林中。

3.生于海拔200-1000m的热带雨林中、疏林中湿润处。

资源分布:1.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3.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性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接骨;止血。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倒生莲

    《中药大辞典》:倒生莲药材名称倒生莲拼音Dǎo Shēnɡ Lián别名倒水莲(《草木便方》),花老鼠、尾生根、石上凤尾草(《广西药植名录》),金鸡尾(《湖南药物志》),盘龙莲(《贵州草药》

  • 合掌消

    《中药大辞典》:合掌消药材名称合掌消拼音Hé Zhǎnɡ Xiāo别名土胆草(《中医药实验研究》),合掌草、神仙对坐草(《湖南药物志》),硬皮草、合同硝(《江西草药》)。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 郁李根

    《中药大辞典》:郁李根药材名称郁李根拼音Yù Lǐ Gēn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郁李仁"条。性味苦酸,凉。①《日华子本草》:"

  • 泡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泡囊草药材名称泡囊草拼音Pào Nánɡ Cǎo来源茄科泡囊草Physochlaina physalioides (L.)G. Don,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

  • 如意草

    药材名称如意草拼音Rú Yì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Arcuaate iolet别名白三百棒、红三百棒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雪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三七药材名称雪三七拼音Xuě Sān Qī别名黑七来源蓼科雪三七Rheum lidjiangense Sam.,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活血止血,消炎止痛

  • 宜梧叶

    药材名称宜梧叶拼音Yí Wú Yè别名胡颓子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Elaeagnus oldhamii Maxim.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oldhamii

  • 土麦冬

    药材名称土麦冬拼音Tǔ Mài Dōnɡ别名麦门冬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山麦冬、阔叶山麦冬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riope spicata(Thunb.)Lour.[Convalla

  • 蛇百子

    《中药大辞典》:蛇百子药材名称蛇百子拼音Shé Bǎi Zǐ别名逼死蛇、毛老虎(《陆川本草》),黄黄草、大还魂(《广西药植名录》),假藿香(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陆川本草》来源

  • 桑耳

    《中药大辞典》:桑耳药材名称桑耳拼音Sānɡ ěr别名桑菌、木麦(《别录》),桑上寄生(《证类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鸡(《广菌谱》)。出处《本经》来源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性味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