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槐花

小槐花

药材名称小槐花

拼音Xiǎo Huái Huā

别名草鞋板、味噌草、拿身草、羊带归、清酒缸

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 (Thunb.)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鲜用四季可采。

原形态灌木,高1~4米,通体无毛。茎直立,分枝多。三出复叶互生,叶柄扁,长1.6~2.8厘米,托叶披针状条形,长约7毫米;小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9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疏被短柔毛。夏日茎顶或叶腋抽出穗式总状花序,苞片条状披针形,花梗长约3毫米,花萼近二唇形;蝶形花冠绿白色而带淡黄晕,长约8毫米,旗瓣矩圆形,端钝,基部有爪,翼瓣窄小,龙骨瓣近矩形;二体雄蕊。荚果条形,长4.5~7.5厘米,稍弯曲,被钩状短毛,可粘附人及动物,故有拿身草、羊带归等俗名,具4~6荚节,节间紧缩,每节有1粒椭圆形种子。

生境分部生于山谷、草地、林缘和村边,也有少数栽培。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等省区。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衍生物当药黄素[swertisin,C21H19O9(OCH3)·2.5H2O],为6-C-β-D-吡喃葡糖-芫花素(6-C-β-D-glucopyranosyl-genkwanin)。

性味微苦、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感冒发烧,肠胃炎,痢疾,小儿疳积,风湿关节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疔疮,乳腺炎。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根皮、全草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复方1、毒蛇咬伤:小槐花根0.5~1两,红管药根3~5钱。水煎服或鲜品捣烂绞汁服,每天2剂。伤口经外科常规处理后,用药外敷。

2、小儿疳积:小槐花根1两,与猪瘦肉同炖,喝汤吃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猜你喜欢

  • 中华补血草

    药材名称中华补血草拼音Zhōnɡ Huá Bǔ Xuè Cǎo别名匙叶草、海金花、海萝卜来源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 (Girald ) Kuntze [Stat

  • 麻雀脑

    药材名称麻雀脑拼音Má Què Nǎo别名家雀脑来源雀形目文鸟科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L.),以脑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治冻伤。用法用量外涂。摘录《全国

  • 红白二丸果

    药材名称红白二丸果拼音Hónɡ Bái èr Wán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中华秋海棠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eonia sinensis A.DC.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

  • 匐地龙

    药材名称匐地龙拼音Fú Dì Lónɡ别名铺地黄、黄花珠、地黄花草、黄花草、九连灯、临时救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匐地龙Lysimachia hui Diels,以全草入药

  • 猪殃殃

    药材名称猪殃殃别名拉拉藤、锯锯藤、细叶茜草、锯子草、小锯子草、活血草、小禾镰草、锯耳草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 var. tenerum (Gren. et Go

  • 口蘑

    药材名称口蘑拼音Kǒu Mó来源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香杏口蘑和蒙古口蘑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loma gambosum (Fr.)Gill.[Calocybe gambasa (

  • 桃耳七

    药材名称桃耳七拼音Táo ěr Qī别名铜筷子(《陕西中草药》),小叶莲(《西藏常用中草药》),鸡素苔(《甘肃卫生通讯》(4):37,1972),奥勒莫色罗玛琼瓦(藏名)。出处《陕西中草药》

  • 菜板

    药材名称菜板拼音Cài Bǎn别名节节花、山泽兰、大青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序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rma macintyrei Dunn[E.rupestre a

  • 蛾眉石凤丹

    药材名称蛾眉石凤丹拼音é Méi Shí Fènɡ Dān别名一枚花(《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四川来源为百合科植物丫蕊花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余厘米。根

  • 皂荚

    《中药大辞典》:皂荚药材名称皂荚拼音Zào Jiá别名鸡栖子(《广志》),皂角(《肘后方》),大皂荚(《千金方》),长皂荚(《本草图经》),悬刀(《外丹本草》),长皂角(《仁斋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