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孝扇草根

孝扇草根

《中药大辞典》:孝扇草根

药材名称孝扇草根

拼音Xiào Shàn Cǎo Gēn

出处《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旋花科植物肾叶天剑

原形态肾叶天剑,又名: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

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粗长,径约7毫米,伸延于砂中,皮粗,褐色;茎细长,横卧或缠绕,无毛。叶互生;肾状圆形,长2~3厘米,宽3~5厘米,先端钝圆,微有小凹或小凸,边缘波状弯曲,基部深心形。质厚,光泽;有长柄。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较叶稍长,苞片2,广卵形或广卵状三角形,长1~1.3厘米;萼片5,卵圆形;花冠漏斗状,淡白色,长4~5厘米,具5浅裂;雄蕊5;雌蕊1,花柱丝状,柱头2,扁平,卵形。蒴果卵圆形,苞、萼均宿存。种子椭圆形,黑色,无毛。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海滨沙土。分布我国东南沿海各地。

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性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取孝扇草根1两切碎,每日2次煎服。经治32例,8例痊愈,19例有显着进步或好转,5例无改变。本品对关节肿痛有消肿止痛作用,一般服药2~3次即开始见效,但对慢性患者多需长期治疗。治程中未发现副作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孝扇草根

药材名称孝扇草根

拼音Xiào Shàn Cǎo Gēn

英文名Root of Seashore Glorybind

别名扶子苗、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

出处出自《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肾叶打碗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ystegia soldanella (L.) R. Br.[Cinvolvulus soldanell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近于无毛。根细长。茎平卧,有细棱或有时具狭翅。单叶互生;叶柄长于叶片;叶片肾形,长.9-4cm,宽1-5.5cm,质厚,先端圆或凹,具小短尖头,全缘或浅波状。花单一,腋生;花梗长于叶柄,有细棱;苞片2,宽卵形,比萼片短,先端圆或微凹,具小短尖;萼片5,近于等长,外萼片长圆形,内萼片卵形,具小尖头;花冠淡红色,钟状,冠檐微裂;雄蕊5,花丝基部扩大,无毛;子房无毛,柱头2裂,扁平。蒴果卵球形,长约1.6cm。种子黑色,长6-7mm,表面无毛亦无小疣。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滨沙地或海岸石缝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台湾等沿海地区。

性味苦;温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水;化痰止咳。主风湿痹痛;水肿;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三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三七药材名称黄三七拼音Huánɡ Sān Qī别名太白黄连、土黄连[陕西太白山]来源毛茛科黄三七属植物黄三七Souliea vaginata (Maxim.) Fran

  • 黄山药

    药材名称黄山药别名黄姜、姜黄草、知母山药、小哨姜黄、老虎姜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 Prain et Burk.,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微辛

  • 金凤藤

    药材名称金凤藤来源萝藦科金凤藤Dolichopetalum kwangsiense Tsiang,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治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木天蓼

    《中药大辞典》:木天蓼药材名称木天蓼拼音Mù Tiān Liǎo别名天蓼(《药性论》),藤天蓼(《本草拾遗》),天蓼木(《圣惠方》),含水藤(《中国树木分类学》),葛枣、葛枣猕猴桃(《东北木

  • 飞廉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廉药材名称飞廉拼音Fēi Lián别名大蓟、刺盖来源为菊科飞廉属植物飞廉Carduus crispus L.和藏飞廉C. acanthoides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季花

  • 澄茄子

    药材名称澄茄子拼音Chénɡ Qié Zi别名山胡椒、味辣子、山苍子、木姜子、木香子、野胡椒、臭樟子出处本品以山胡椒之名首载于《滇南本草》。《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引《广西通志》云:"山胡椒,夏月全州人以

  • 冬葵根

    《中药大辞典》:冬葵根药材名称冬葵根拼音Dōnɡ Kuí Gēn别名葵根(《本草经集注》),土黄耆(《滇南本草》)。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根。性味甘辛,寒。①《别录》:&q

  • 斑蝥

    《中国药典》:斑蝥药材名称斑蝥拼音Bān Móu别名花斑蝥、花壳虫来源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

  • 杏李

    药材名称杏李拼音Xìnɡ Lǐ别名鸡血李、红李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根,晒干;夏季采叶。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止血。用

  • 毛蒌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蒌药材名称毛蒌别名石南藤、石蒌、爬岩香、小毛蒟、绒毛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毛蒟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以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