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指呕吐清水或涎沫。《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素问吴注》卷十二:“寒气乘之故发呕,湿气乘之故涌出涎汁。”详吐清水、吐涎沫条。
指潜布于表体以下运行气血的经络通路。《素问·调经论》:“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遂,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遂焉。”
【介绍】:唐代口齿科医家。撰有《口齿论》1卷、《排玉集》2卷等口齿科专著,是我国较早的口齿专书,均佚。
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部位名。见《证治准绳·杂病》。乌珠属肝。即黑睛。详该条。
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淫羊藿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术语。指习炼气功时要排除妄念,使精神内守。《道乡集》:“修道首在止念。”
理筋手法之一。即提弹法。详见该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