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名。指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而致。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初起多见胸脘痞闷,嗳气腐臭,厌食,恶心呕吐,泄泻,苔腻等症。一名伤食,详该条。
见《新疆中草药手册》。即苦豆草,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苜蓿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八邪之一。《奇效良方》:“上都二穴,在手食指、中指本节岐骨间,握拳取之。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见穴位磁疗法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三十六荡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梦熊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即子烦。详该条。
①指羊水,即养胎之水。②指胎水肿满。《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妊娠亦有身肿满,心腹急胀者,名曰胎水。”
见《广州植物志》。为白背三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