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见该条。
指肾。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正常情况下,水入于胃,由脾上输于肺,肺气肃降,水下流而归于肾,再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如肾气不化,往往影响水液代谢,小便不利而中焦痞满。《素问·水热穴论》:
病名。《喉科紫珍集》上卷:“积热喉痈,因食炙煿厚味醇酒,以致胃火冲上。患生帝丁之傍,肿痛与乳蛾相似。”治宜解毒泻热,消肿止痛。方用普济消毒饮,黄连消毒饮、清瘟败毒饮等加减。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瞳神乍看无异,久之专精熟视,乃见其深处隐隐绿色,自视亦渐觉昏眇,病甚始觉深绿,盖痰火湿热害及清纯之气也,……久而不治,为如金青盲等证”(《张氏医通》卷八)。似绿风内障之早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取弓步位,一手上举,屈肘握拳,拳心向面,双目观拳;另一手握拳伸肘用力后伸,拳心向后。《易筋经》:“小腹运气,空松,前跪,后腿伸直,二目观拳,两膀用力。”
【生卒】:1877~1956【介绍】:近代医家。字赤电。浙江鄞县人。曾在中药铺学习,以后又钻研医学,在医学上有一定成就。主张博览群书,以“发前人所未发”,提倡吸收新鲜事物,反对保守固执,认为临症要随机
出《素问·宣明五气篇》。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燥则阴津受伤,肾精耗损,甚则骨髓枯竭,故有肾恶燥之说。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狼疝。”多由寒凝肝脉而致。宜暖肝散寒,服暖肝煎。参见疝条。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晕痧,一时头眩眼暗,昏迷跌倒,乃毒痧所致,毒血一冲,必至败坏脏腑,其势甚急,不能少延。盖因毒血与食积痰气,结聚心腹胸膈,而经络不转,气血不通,虽放而血不流,虽刮
诊小儿脉的方法,包括:①指法:一指三部诊法,用左手握小儿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用右手大拇指按儿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四岁以上的小儿,则以高骨中线为关,以一指向两侧滚动转寻三部;七八岁可挪动拇指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