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难经·三十五难》。即大肠,见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驳骨丹之别名,详该条。
七方之一。方剂之和缓者。适用于体虚而患慢性病证的。《儒门事亲》卷一:“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糖、蜜、枣、葵、甘草之属是也;盖病在胸膈,取甘能恋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其
指耳廓边缘部分。见《针灸大成》卷十。参见耳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血虚眩晕》。又称血虚眩运,详该条。
出宋·孙用和《传家秘宝脉证口诀并方》。即砒石。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小便痛如刀割,此乃血门不通,用八珍散不效,急服牛膝汤(牛膝、麝香、乳香)。”
病名。因劳损伤肾所致。《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肾劳者,背难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湿囊生疮,小腹满急。”《备急千金要方·肾劳》:“治肾劳实热,小腹胀满,小便黄赤,末有余沥,数
见六种新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