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阁经验备急药方
见备急灸法条。
见备急灸法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二。即腮痈。详该条。
是全身络脉的约数。《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匕于面而走空窍……”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即羊毛疔。见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筋蔓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KI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阴维脉之郄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5寸,当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处。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本干;深层部有
膏脂与粱米。泛指肥甘美味食物。《素问·生气通天论》:“高(膏)梁(粱)之变,足生大丁(疔)。”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书名。8卷。清·肖赓六撰。刊于1684年。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依类选编,共分月经、嗣育、胎产、产后、崩带、带下和杂证七门,列病证163种,引录各家论述700余条,并附加按语,予以补
【介绍】:宋代医生,字养中。东嘉(今四川境内)人。撰《续易简方脉论》1卷。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10卷。魏·吴普撰。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