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洗冤集录

洗冤集录

  • 洗冤集录

    原序卷之一一·条令二·检覆总说上三·检覆总说下四·疑难杂说上卷之二五·疑难杂说下六·初检七·覆检八·验尸九·妇人附·小儿尸并胞胎十·四时变动十一·洗罨十二·验未埋瘗尸首十三·验坟内及屋下攒殡尸十四·验

  • 洗冤集录

    法医学著作。简称《洗冤录》又称《宋提刑洗冤集录》。宋·宋慈撰。刊于1247年。原书10余卷。明代以后只有4卷本流传,并有不少的注释本和增补本。作者在继承前代我国法医学著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反映和总结

猜你喜欢

  • 松筋草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 耳前动脉

    手少阳经脉气所行之处。即颞浅动脉。位于耳前陷者中,以手按之,其动应指。耳前动脉处有和髎、耳门等穴。《灵枢·厥病》:“耳鸣,取耳前动脉。”《素问·三部九候论》:“上部人,耳前之动脉。”

  • 石顽老人诊宗三昧

    见诊宗三昧条。

  • 心气

    泛指心的功能活动,包括心藏的精气及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灵枢·脉度》:“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 蚕退

    见《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即蚕蜕,详该条。

  • 陈惠畴

    【介绍】:清代医家。字寿田。湖南湘潭人。长于针灸,撰《经脉图考》,为论述和考证经络之作;另有《太乙神针方》一书。

  • 训疽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三。即熛疽,见该条。

  • 和解少阳

    和法之一。治疗外感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少阳经)的方法。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汤。

  • 水胀

    ①胀病之一。见《灵枢·五癃津液别篇》。《备急千金要方》:“水胀,胀而四肢面目俱肿。”《金匮翼·胀满统论》:“脾土受湿,不能制水。水渍于肠胃,而溢于皮肤,漉漉有声,怔忡喘息,即为水胀是也。”治疗初起时宜

  • 医学提举司副提举

    元代医官职称。医学提举司主管官员之一,始设于1288年(至元二十五年),官阶从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