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体气之发于腋下者。出《肘后方》卷六。又名胡臭、腋臭、腋气。因湿热郁于腠理汗孔或遗传所致。临症腋下汗液有特殊臭气。大部分患者伴有油耳朵症状。用枯矾粉或密陀僧加枯矾粉外搽;或龙眼核十二枚和胡椒五十四
见《饮片新参》。为太子参之别名,详该条。
未成年的男孩。
见《中药志》。即刘寄奴,详该条。
见仁端录条。
【介绍】:见苏轼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夜明砂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医林绳墨·泄泻》:“肠泻则疼,或腹痛肠鸣,痛一阵而泻一阵也。此由脾气不利,阴寒留滞。宜以升提其气,又兼温而养之。”参见泄泻、脾泻条。
解剖学同名骨。长方形,左右二块构合,支撑鼻背。
眼科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