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烹饪著作。著者不详。收于元人陶宗仪《说郛》,名为《浦江吴氏中馈录》。《绿窗女史》、《古今图书集成》亦载。是书载录脯鲜、制蔬、甜食三个部分,共七十多种菜点制作方法,都是江南(主要是浙江)民间家食之法
病名。出《素问·刺热篇》。①泛指一切外感热性病,意同广义的伤寒。《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参见伤寒、温病条。②指伤寒病五种疾患之一。《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热病,有温
书名。1卷。清·汪晸撰。撰年不详。书中记述导引坐功等8种方法,内容简短,后收入《颐生集》中。
经穴名。代号KI7。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直上2寸,当跟腱前缘处。《医学入门》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后,《针灸聚英》等定本穴于交信之前
见《江苏药材志》。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血攻痔即血出。”指痔核出血明显者。参见内痔条。
痧证之一。《七十二种痧证救治法·缩脚痧》:“此系肺经受邪,有四症,小儿患者多,满身经络收束,手足拘挛,或左手,或右手,或左足,或右足独缩。治法先以三指拍曲池穴、阳交穴,拍出紫块,先以钱刮骨边臑穴,续刺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①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多由少阴、三焦积热而成。症见口中上腭肿起,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或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鼻中时出红涕,
药物学著作。4卷。清·张璐撰。刊于1695年。分水、火、土、金、石、卤石、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谷、菜、果、水果、味、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藏器、虫、龙蛇、鱼、介、禽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草石蚕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