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要略》卷上:当归生姜羊肉汤

药方名称当归生姜羊肉汤

别名羊肉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当归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羊肉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一)。

处方当归9克生姜15克羊肉50克

功能主治温中养血,祛寒止痛。主寒疝,虚劳,产后血虚有寒,腹痛,胁痛,喜温喜按,腹中拘急,苔白,脉沉弦而涩。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当归生姜羊肉汤

药方名称当归生姜羊肉汤

别名羊肉汤、当归

处方当归3两,生姜5两,羊肉1斤。

功能主治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产后腹中(??)痛,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用法用量羊肉汤(《千金》卷三(注文)引《胡洽方》)、当归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本方方名,《东医宝鉴·外形篇》引作“羊肉汤”。

若寒多者,加生姜成1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2两,白术1两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论注》:寒疝至腹痛胁亦痛,是腹胁皆寒气所主,无复界限,更加里急,是内之荣血不足,致阴气不能相荣,而敛急不舒,故以当归羊肉兼补兼温,而以生姜宣散其寒。然不用参而用羊肉,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2.《金匮要略心典》:此治寒多而血虚者之法,血虚则脉不荣,寒多则脉绌急,故腹胁痛而里急也。当归生姜温血散寒,羊肉补虚益血也。

3.《古方选注》:寒疝为沉寒在下,由阴虚得之,阴虚则不得用辛热燥烈之药重劫其阴,故仲景另立一法,以当归羊肉辛甘重浊、温暖下元而不伤阴、佐以生姜五两,加至一斤,随血肉有情之品引入下焦,温散沍寒。若痛多而呕,加陈皮白术奠安中气,以御寒逆。本方三味,非但治疝气逆冲,移至产后下焦虑寒,亦称神剂。

临床应用1.寒疝:一妇人产当寒月,寒气入于产门,脐下胀满,手不敢犯,此寒疝也。医将治之以抵当汤,谓其瘀血。予教之曰:非其治也,可服张仲景羊肉汤,二服而愈。

2.产后腹痛:冬月产后,少腹绞痛,诸医谓为儿枕之患.去瘀之药,屡投愈重,乃至手不可触,痛甚则呕,二便紧急,欲解不畅,且更牵引腰胁俱痛、势颇迫切。急延二医相商,咸议当用峻攻,庶几通则不痛。余曰:形羸气馁,何胜攻击.乃临产胎下,寒入阴中,攻触作痛,故亦拒按,与中寒腹痛无异。然表里俱虚,脉象浮大,法当托里散邪。但气短不续,表药既不可用,而腹痛拒按,补剂亦难遽投。仿仲景寒疝例,与当归生姜羊肉汤,因兼呕吐、略加陈皮葱白,一服微汗而愈。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骨碎补散

    《圣惠》卷六十九:骨碎补散药方名称骨碎补散处方骨碎补1两,当归3分(锉,微炒),白蒺藜3分(微妙,去刺),羌活3分,海桐皮1两,芎藭1两,桂心3分,仙灵脾1两,侧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3分,桃仁

  • 开胸利气丸

    药方名称开胸利气丸处方广木香4钱,陈皮2两,沉香4钱,黄连4钱,枳壳1两2钱,砂仁1两2钱,香附1两2钱,法半夏1两,乌药1两,五灵脂1两,莱菔子1两2钱,三棱1两,莪术1两,青皮1两,川厚朴1两,穿

  • 附牛丸

    药方名称附牛丸别名趁痛丸处方附子半两(炮,去皮脐),黑牵牛(瓦上炒令干)。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脚气,或跌打闪挫,腰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趁痛丸(《魏氏家藏方》卷八)。摘录《洪

  • 万字丸

    药方名称万字丸处方白花蛇(去皮、头、脏、骨)1条 白蒺藜21克 白僵蚕30克 白附子30克威灵仙30克 枫子肉30克 土麻仁180克 川黄连(乳蒸)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麻疯。用

  •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胆泻肝汤药方名称龙胆泻肝汤处方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功能主治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肝胆实

  • 还睛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还睛丸药方名称还睛丸处方白术(生用)菟丝子(酒浸,别研)青葙子(去土)防风(去芦)甘草(炙)羌活(去苗)白蒺藜(炒,去尖)密蒙花木贼(去节)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

  • 麻黄栀子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麻黄栀子汤药方名称麻黄栀子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半两,栀子仁7枚,甘草(炙)3分。制法上各锉细。功能主治阴黄。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用法用量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

  • 僵蚕膏

    《保婴撮要》卷一:僵蚕膏药方名称僵蚕膏处方真僵蚕3枚(去嘴,略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撮口。用法用量蜜调搽口中。摘录《保婴撮要》卷一《婴童百问》卷一:僵蚕膏药方名称僵蚕膏处方赤脚蜈蚣半条(炙),

  • 八味还睛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五:八味还睛散药方名称八味还睛散处方白蒺藜(炒、去尖)防风粉草(炙)木贼山栀(炒、去壳)各15克 草决明30克 (炒)青葙子0.3克(微炒)蝉蜕0.3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肝肺风热

  • 补和汤

    药方名称补和汤处方人参1两,黄耆(锉)1两,白术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白豆蔻(去皮)1两,苍术(米泔浸1宿,锉,焙,微炒)1两,陈橘皮(去白,微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