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进表卷一治诸风(附香港脚)至宝丹灵宝丹润体丸乌犀丸牛黄清心丸摩挲丸透冰丹龙脑天麻煎牛黄小乌犀丸娄金丸龙虎丹麝香天麻丸龙脑芎犀丸银液丹和太师牛黄丸碧霞丹雄朱丸八风丹牛黄生犀丸辰砂天麻丸青州白丸子辰砂丸牛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方书名。一名《和剂局方》。10卷。宋·太医局编。初刊于1078年以后。本书是宋代太医局所属药局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补修订刊行,而书名、卷数也有多次调整。最早曾名《太医局方》。1107年前后

猜你喜欢

  • 脚软

    证名。指足软弱无力。《医学入门》卷五:“脚软,筋痛者,大补阴丸,去地黄,加白芍、知母、甘草,倍牛膝。”《古今医案按·痿》:“两脚软弱无力,不能起者,……淫热成痿,正合东垣清燥汤例,但药力差缓,难图速效

  • 胎记

    即胎生青记。详该条。

  • 吴樽(zūn 尊)

    【介绍】:见吴尚先条。

  • 调小儿脾胃

    伤积治法。小儿诸疾,皆由乳食无度,过于饱伤,以致不能消化,留而成滞成积。初得之时,乳食不消,并以木香丸、消积丸之类。大凡肚胀,或硬,或热,皆由内实,法当疏利。故东垣云:食者,有形之物伤之,则宜损其谷,

  • 十二原

    指五脏及膏、肓之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气海)。《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

  • 金扁柏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 见气消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牛奶浆草之别名,详该条。

  • 福济全珍

    丛书。包括四种医著,即清·庄一夔《遂生编》1卷,《福幼编》1卷;清·周鹤群《良方集要》1卷;清·李嘉祥《经验良方》1卷。

  • 诊指纹

    小儿诊法之一。诊察食指掌面的表浅小静脉。幼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三岁以下的小孩,常结合指纹的变化以辅助切诊。此法始见于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从《灵枢》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主要是观察指纹的颜色和

  • 九死还魂草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卷柏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