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回阳玉龙膏,见该条。
书名。4卷。清·郑寿全撰于1869年。作者认为在诊病中“识阴阳”是最关重要和最难的课题。全书从阴阳化生来阐述医理,探求病因,并据证立法用方。卷1医理总论;卷2~4以问答形式记述阳虚症、阴虚症和一些杂病
即疏肝。详该条。
出许慎《说文解字》。即唇疮。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沉香阿魏丸,见该条。
心的下方,通常专指胃脘部。《素问·五常政大论》:“心下否痛。”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出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1955年千顷堂出版)。即漆疮。见该条。
【介绍】:见屠道和条。
又名鼻液、鼻涕,五液之一。出《素问·宣明五气篇》:“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因鼻窍通于脑,故又有脑渗为涕之说。肺开窍于鼻,故风寒犯肺时,则鼻塞而流涕;若见脓涕,则为寒邪化热;鼻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