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熊运英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少阳三焦经,见该条。
古代医学分科之一。宋代未独立设科,元、明代医学分十三科,始独立设咽喉科。参见十三科条。
病名。见《解围元薮》卷一。即疠风。详该条。
【生卒】:十世纪【介绍】:宋代医家。初为道士,通晓医药,为人治病多有显效,曾与刘翰共同治愈宋太宗病。973年(开宝六年)奉命与尚药奉御刘翰、翰林医官翟煦、陈昭遇等九人同校本草,新增药品百余种,马志均一
即肝火的实证。参肝火、肝火上炎各条。
解剖名。见《伤科汇纂》。髃骨的别称。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镇痉。用平肝、镇潜、祛风的药物解除震颤、手足痉挛(抽搐)及角弓反张(项背强硬向后反张如弓状)等症,称解痉。参见熄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