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外科图说》卷三:“白疔者,根在肺,起于右鼻。”面疔的一种。参见疔条。
即黑睛。《灵枢·大惑》:“筋之精为黑眼。”详黑睛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八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见《河北药材》。即枸杞子,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芸苔之别名,详该条。
白喉症型之一。见《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卷九。指素禀阳虚,传染阴毒而发的白喉。其症喉间初见白点,继则白块满喉,饭粒可进,惟饮水及咽津则痛甚,身微热,四肢厥逆,脉缓无神,舌苔灰白而滑,宜以破阴助阳为治,用四
指腧穴。《素问·气穴论》:“三百六十五穴,针之所由行也。”见腧穴条。
病证名。又称瘀血嗽、瘀血咳嗽。指咳嗽之由瘀血引起者。《医学入门》卷五:“瘀血咳,则喉间常有腥气。轻者,泻白散加生地、山栀、牡丹皮、麦门冬、桔梗;重者,桃仁、大黄、姜汁为丸服。或因打损劳役伤肺,遇风寒则
见《湖南科技情报(医药卫生)》1973;(3):44。为八月札之别名,详该条。
见博物知本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