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张聿青医案》。为秦艽之处方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阴交。见该条。
书名。2卷。清·王有忠撰于1906年。本书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西医解剖图,着重阐述脏腑结构及功能。列有各脏分合图、十二经穴位,并论及各脏腑病理治法及备用诸方。
即重腭。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铁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出《南方草木状》。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见该条。
出《医学正传》即慢惊风。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铅丹,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