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赤瓟之别名,详该条。
外生殖器。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其功能和发育情况又与肾气盛衰有关。故阴器病症,常从肝肾论治。《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
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熛疮。见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女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王宏翰条。
医论著作。元·朱震亨撰于1347年。1卷。共有论文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在治则上主张并长于运用滋阴降火之法以及和血疏血、导痰行滞诸法。临床强调观形察色,切脉问证,尤重脉诊。所发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陈乾疽发两肩及两臂。三四日痛不可动,五十日身热而赤,六十日可刺,……。”证治同肩疽。详该条。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羊水。
见医药丛书条。
见《卫生易简方》。即葛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