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
针对表有风寒,内有水饮证的治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以麻桂散表邪,半夏、细辛、
白苔为主,舌尖灰苔而舌根黄苔的舌象。为湿热之候,如舌根黄而苔腻,目黄,小便黄,宜用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见《伤寒舌鉴》)。
见《辨证录·中风门》。即卒中。详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遵义医学院)。生大黄(后下)、赤芍药各15克,厚朴、木香、延胡索、栀子、牡丹皮、芒硝(冲)各9克。水煎服,每日二剂,三至四次分服。功能泄热通便,理气止痛。治重型胰腺炎(急性
同股阴。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安耶。即仆参,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即继病。详该条。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