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医官职称。共设4名,官阶从六品上。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三十六号益象方。桃仁(去皮尖)、红花、苏木各一钱,青皮八分,乌药四分,独活六分,白蒺藜(去刺,捣末)一钱二分。水煎服。治痧症血结不散。
见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
【介绍】:参见何游条。
病名。见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见《分类草药性》。即刀豆,详该条。
病证名。指胚胎初结未足一月而流产者。因此时胚胎尚未成形,人多不知有胎。古人认为多由郁怒不舒,房室不节所致(见《景岳全书》卷三十九)。李樾《达生撮要》:“种子须防暗产,初交之后,最宜将息。弗复交接,以扰
【介绍】:见戴思恭条。
又称肺阴。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