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救荒本草》。为荠苨之别名,详该条。
出清·马之骐《疹科纂要》。即伤寒谷黍,详该条。
《伤寒论》方。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各一两,半夏二十铢,大枣四枚,芒硝二两。先煎前七味,去滓,后入芒硝,更煮微沸,分二次服。治伤寒病少阳未解,阳明燥结,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指感受阴寒毒邪所发。《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阴症。脉微细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肾伤寒。切不可用寒凉之药。宜半夏桂枝汤(半夏、桂枝、甘草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蜘蛛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姚应凤条。
【介绍】:见吴世铠条。
病证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舌吐长不收,名曰阳强。”参见舌纵条。
运气术语。五运主岁之中,水岁平气的名称。《素问·五常政大论》:“愿闻平气何如而名?……水曰静顺。”喻平气之年水得平静柔顺。
出《世医得效方》。即钩虫病。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