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胸痹

胸痹

病名。出《灵枢·本藏》。①指胸膺部闷窒疼痛的一种病证。《肘后备急方》卷四:“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不得俛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本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胸痹有按症情轻重分为胸满、胸痛者。参胸痛条。本病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疾患。②指胃痹。《症因脉治》卷三:“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

猜你喜欢

  • 肾厥头痛

    证名。指肾气上逆所致的头痛。《普济本事方》卷二:“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其脉举之则弦,按之石坚。”症见头顶痛不可忍,四肢厥冷,胸脘痞闷,多痰,脉弦等。治宜温肾纳气。选用玉真丸、来

  • ①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物放在清水或其他液体(醋、药汁等)内煎煮。如芫花用醋煮,可减弱其毒性;朴硝与白萝卜同煮成玄明粉。②即煎药法。详该条。

  • 扳法

    推拿手法。见《保生秘要》。又名搬法。扳动肢体,使关节伸展或旋转活动。常用于四肢及颈腰部。有舒展筋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帮助复位等作用。根据用力方向和施行方法的不同而有侧扳、后扳、斜扳等多种。

  • 暴惊

    病证名。小儿突然发惊、啼哭,形气欲脱者,多由小儿气怯,猝见生人,异物,或闻大声巨响,以致精神闷乱,气逆痰聚而致。治以镇惊安神为主,如秘旨安神丸。

  • 与囟、顖通。详囟条。

  • 漱水不欲咽

    病人口燥咽干,只想用水漱口,而不欲咽下。可见于热性病,热入营血或瘀血内阻的病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

  • 瘄后便脓

    病证名。麻疹后便下脓血。清·郑卜年《瘄略》:“瘄后泄泻,而便脓血者,由邪热内陷,大忌止涩。最宜升发升提,虽元气不复,脾胃虚弱,不得轻用参耆,解其热,凉其肠,而病症自愈。”用葛根黄连黄芩汤之类。

  • 冲疝

    病名。《素问·骨空论》:“督脉者……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多因寒湿之邪,郁结为热,复受寒邪所袭而致。症为少腹痛引睾丸,气上冲心,二便不利。宜理气散寒。可用天台乌药散加铁锈水调服,甚

  • 於术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白术,详该条。

  • 许橡村

    【介绍】:见许豫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