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石水

石水

病名。出《素问·阴阳别论》等篇。①水肿病之一。多因下焦阳虚,不能司其开阖,聚水不化所致。《症因脉治》卷三:“肝肾虚肿之症,腹冷足冷,小水不利,或小腹肿,腰间痛,渐至肿及遍身,面色黑黄,此肝肾经真阳虚,即内经石水症也。”参肝肾虚肿、水肿条。②指单腹胀。《医门法律·胀病论》:“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不似水气散于皮肤面目四肢也。仲景所谓石水者,正指此也。”参鼓胀条。③指疝瘕类病证。《诸病源候论·水肿病诸候》:“小腹肿大,如石,故云石水,其候引胁下胀痛而不喘是也。”“石水者,先从四支小腹肿独大,其根在膀胱。”又《医门法律·水肿论》:“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以其水积胞中,坚满如石,不上大腹,适在厥阴所部,即少腹疝瘕之类也。”参见疝瘕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补肺阿胶汤

    即阿胶散第一方作汤剂,治证同。见阿胶散条。

  • 檗木

    出《神农本草经》。即黄柏,详该条。

  • 消癍活命饮

    《医方经验汇编》方。川大黄(酒炒)、黄芩(酒炒)、连翘、甘草、栀子(炒黑)、苏荷,板蓝根、青黛、西洋参(隔汤燉)、当归(酒洗)、大生地(炒)、广郁金、紫背浮萍、紫菊花(亦可用根)。水煎服。治葡萄疫。

  • 玉函方

    书名。100卷。晋·葛洪撰。葛氏疗病,主张用简便易得之方,反对用贵重难求之药。所谓“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抱朴子·内篇》卷三)。有鉴于此,广为选集民间草药和效方验方,撰成此书。已

  • 黄毛草

    见《广州植物志》。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 项背强几几

    指颈项、背部牵强不舒,有俯仰不能自如的感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由于病邪在表,津液不达,太阳经脉拘急所致。多见于外感表证,有虚实之分。

  • 五脏化液

    五液与五脏的功能活动、经脉所过或开窍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张志聪《素问集注》:“五脏受水谷之津,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因此,五液

  • 无应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见应候条。

  • 肝主血海

    肝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藏生成论》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参见肝藏血条。

  • 御药房

    见御药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