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休息痢。见该条。
见舌鉴总论条。
为膀胱通出体表的管道。
【介绍】:南宋医生。字君辅。生平不详。1265~1274年(咸淳年间)收集常用验方,编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15卷。
【介绍】:见虞抟条。
病名。见《瘟疫论补注·发斑》。又名时气发斑、温疫发斑、温毒发斑。《温热类编》卷一:“时疫发斑,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痛,拘急,满闷,初出尚有表证者白虎汤。”参见温疫发斑、温毒发斑等条。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方。松花一两半,生地黄、炒鹿角胶、山药各一两,艾叶一分,茜草根、茯苓、紫菀、人参、百合、小蓟、炙甘草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治吐血久不止,咳嗽。
书名。2卷。元·滑寿撰于1361年。作者鉴于《难经》原书有文字缺漏,编次错乱的情况,而历代注本又不够理想,遂参考元以前《难经》注本及有关医籍诠注,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考订辨论。释义能融会诸家,结合个人
心主持血和血液运行功能的概括。包括:①心主导全身的血液。《素问·五脏生成论》:“诸血者,皆属于心。”②指心主血脉。详该条。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少阳之正。即手少阳三焦经别行之正经。《灵枢·经别》:“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巅,入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也。”在头部从手少阳三焦经分出,别走头顶,向下进入缺盆,历走上、中、下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