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①出《神农本草经》。为徐长卿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三。指临产时由于去血太多,以致昏不知人,故名。急以回阳救脱,方用独参汤。
见《妇科玉尺》卷五。即香附散第一方,见香附散条。
见圣济经条。
①阴经之脉。包括手足三阴经、任、阴维、阴蹻等经脉。《难经·三十七难》:“邪在五脏,则阴脉不和。”②指脉象之沉、迟、细、小、涩、结等。
【介绍】:见忽泰必烈条。
病名。又名千岁疮。为瘰疬生于遍身者。《医宗金鉴》卷六十四:“生于遍身,漫肿而软,囊内含硬核者,名流注疬。”详瘰疬条。
病名。见《外科百效全书》卷之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指身体疲倦。《素问·风论》:“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堕,四肢不欲动。”多由劳倦伤中,脾气虚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