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溢饮

溢饮

证名。四饮之一。多因大渴暴饮过多,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素问·脉要精微论》:“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证见身体痛重,支节烦疼,或兼见喘咳胸闷等。治宜温肺化饮,发汗去邪。方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参见痰饮、四饮条。

猜你喜欢

  • 岩盐

    即戎盐。见该条。

  • 松子喉疔

    病名。又名松子疔。《喉科秘旨》卷下:“松子喉疔生于关内,小舌左右两边,形如松子,淡红而硬,大痛难食,背寒身热,两寸关脉紧甚,乃风火郁积之症也。”治宜祛风清热。用五味消毒饮、六味汤等加减。参见喉疔条。

  • 程心源

    【介绍】:见程式条。

  • 脚气冲心

    脚气危证之一。见《外台秘要》卷十八。又称脚气攻心、脚气入心。指脚气病见心悸,气喘,呕吐诸症,甚则神志恍惚,言语错乱者。由邪毒上攻心胸所致。湿脚气而见攻心者,由于湿毒上攻,多伤阳,急宜温阳散寒,逐湿泄毒

  • 制绒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的纤维捣碾成绒状。如将艾叶制成艾绒,使其易于点燃,宜用于灸法。

  • 户门

    七冲门之一。古人谓消化系统有七个要冲,齿牙如门户,称为户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

  • 积水

    体内储存的水液。①为阴精的组成部分。《素问·解精微论》:“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②体内病理性水液的储留。

  • 麻风

    病名。见《外科摘录》卷二。即疠风。见该条。

  • 早晨嗽

    一名清晨嗽。指晨起作咳,或晨间咳嗽加剧者。多因气动宿痰、食积所致。《增补万病回春·咳嗽》:“早晨嗽者,胃中有食积也。”《类证治裁》:“清晨嗽、为气动宿痰,二陈汤加贝母、枳壳、桑白皮、枇杷叶、橘红。”《

  • 血攻痔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血攻痔即血出。”指痔核出血明显者。参见内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