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水逆

水逆

病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发热心烦,渴欲饮水,如水入即吐,称为水逆。因内有伏饮所致。宜通阳利水,用五苓散。《伤寒论条辨》卷一:“伏饮内作,故外者不得入也。盖饮亦水也,以水得水,涌溢而为格拒,所以谓之曰水逆也。”《张氏医通·诸呕逆门》:“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气虚,四君子去甘草,加枳、橘、生姜;不应,六君子换赤茯苓,用伏龙肝煮汤,澄清代水,煎药。”

猜你喜欢

  • 殷仲堪

    【介绍】:东晋时期大臣,兼通医学。陈郡(今河南淮阳)人。讲求孝道,深得晋孝武帝的赏识,后因争权夺利失败自杀。著有《殷荆州要方》,已佚。

  • 鼠奶痔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形如鼠奶。”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脏腑类:“一者肛肠生肉……或似樱桃,或大如豆,时时出血,又如出脓,名曰鼠奶痔。”本病相当于直肠息肉。

  • 硬壳藤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五官之一。又名目、银海。为肝之窍。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由目珠、眼睑、眼带、眼眶、目系等组成。具有明视万物的功能。《灵枢·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 气池

    推拿穴位名。又名坎下。见陈氏《小儿按摩经》。《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气池,在目下胞,一名坎下。”与目上胞(风池)同作望诊之处。《小儿推拿广意·上卷》:“风气二池黄吐逆,若黄舌色定为风,惊啼烦躁红

  • 挺长

    指阴茎挺直长大而不收。《灵枢·经脉》:“实则挺长,虚则暴痒。”

  • 壮阳草

    见《本草述》。为韭菜之别名,详该条。

  • 肥目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肥目者,白睛上生点注,或如浮萍,或如榆夹,有如胡粉色者,有作青黑色者,似羹上脂,致令目暗,世呼为肥目。”

  • 上树蜈蚣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 肠痹

    病名。指大、小肠的气机痹阻,导致多饮而小便不利或飧泄的病症。《素问·痹论》:“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治宜利尿健脾为主。选用五苓散、吴茱萸散、木香丸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