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气绝

气绝

古病名。指十二经脏气衰竭败绝的疾患。《难经·二十四难》:“手足三阴阳气已绝,何以为候,可知其吉凶不?……三阴气俱绝者,则目眩目瞑,目瞑者,为失志,失志者则志先死,死即目瞑也。六阳气俱绝者,则阴与阳相离,阴阳相离,则腠理泄,绝汗乃出,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即气先死,旦占夕死,夕占旦死。”《备急千金要方·肺脏》:“扁鹊曰,气绝不治,喘而汗出,二日死。气应于手太阴太阴气绝,则皮毛焦,气先死矣。”参见气极脉绝条。

猜你喜欢

  • 温病条辨

    书名。6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作者仿张仲景《伤寒论》体例,汲取明、清温病学家的学术经验,以简要的文字,分篇分条论析温病三焦辨证及治法,并自加小注。卷首为原病篇,引述《内经》有关温病条文并予以注

  • 钱孔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钱孔穴,度乳至脐中,屈肋头是,灸百壮,治黄疸。”即当乳头至脐中连线与肋弓下缘交点处。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胸膛窝下三寸,从正中线左右旁开各2.5寸处。

  • 观神色

    望诊内容之一。神与色同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观察精神、意识、表情,以及面部色泽、目光神采等变化,可以了解正气的盛衰,和寒热虚实等情况。参见得神、失神、色诊各条。

  • 拨法

    推拿手法名。见杜自明《中医正骨经验概述》。又名拨络法、弹拨法、抻法。用手指按于穴位上,适当用力来回拨动。能解痉止痛,对松解软组织粘连有一定的作用。

  • 口菌

    病名。①系指口内或牙龈上肿起色紫黑其形如菌者,多由火盛血热并兼气滞所致。口菌生于口内或牙龈肉上,肿起形如覃或如木耳,色紫黑(《重楼玉钥续编》)。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散结。可选用赤芍、丹皮、黄芩、瓜蒌、枳

  • 跌蹶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

  • 环跳骨出臼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 唐尚龄

    【介绍】:见唐椿条。

  • 钱彦深

    【介绍】:见钱原濬条。

  • 中医妇科学

    书名。①成都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以中医学的病名和理论,对妇科学作了概括性的介绍。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②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编。本书总论部分简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