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生草药性备要》。即芋头花,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卷二:“妊娠下痢名曰子痢。”
指外邪不从表解而化热入里的病变过程。外感六淫之证,传里的症状为恶风寒症消失,但发热更甚,目赤、胸中烦闷、口渴引饮、烦躁,甚则谵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向日葵根之别名,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寿世保元》卷六方。人参二分,五味子、徽墨各三分,天门冬(去心)五分,麦门冬(去心)二钱,玄参八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噙化服。治久嗽喉痛,若痰多加贝母。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见该条。
【介绍】:清代医生。号乔石,德化(今江西九江)人。本学儒,后改学医。撰有《尊经集》,未见刻行。
即火针。《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
即舌肿。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