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药志》。为荔枝核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脱囊。见该条。
疳痨的俗称。详疳痨条。
骨名。又名预颅,即颅。指头部骨骼,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苹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指多个内痔状如葡萄者。粘膜表面薄嫩,颜色鲜红,便时常有血出。宜结扎或手术治疗。
【介绍】:见刘瑾条。
清法之一。用滋阴养液的药物治疗阴虚发热的方法。例如: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午后发热,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用黄连阿胶汤;肺热阴虚,表现为干咳少痰,或咳嗽带血,午后发热,颧红,
①治疟疾方法之一。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使用内服药(如常山、槟榔、草果、姜半夏煎剂)或针刺(大椎、后溪、间使等穴)等方法,以制止疟疾的发作。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疟无问远近,正仰卧,以线
【介绍】:东晋时期武职大臣,兼通医学。字深源。曾著方书,后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