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恶寒证之一种。《证治汇补·恶寒》:“痰饮恶寒,由痰滞上焦,营卫阻滞,抑遏清道,不能固密腠理而恶寒。肥人多有此证。脉滑或沉,周身沉重,胸满食减,肌肉如故。”又:“浊痰滞膈,先用姜茶探吐,后用通圣散加减。
同胞膊。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发于大腿内侧的附骨疽。详附骨疽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代药学家。擅长于药物的炮炙方法,著有《雷公炮炙论》,此书专论中药炮炙,并详述炮炙过程中的宜忌,对祖国药物学的发展,有较大的贡献。原书已佚,其内容散见于后代本草书中。
见《疡医大全》卷七。即提毒丹,见该条。
出《外台秘要》。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即囊痈。见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土儿之别名,详该条。
见《饮片新参》。即紫苏子,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