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寒湿侵袭所致的慢性痹证。因寒邪使气血凝泣不通,湿邪又粘腻滞著不移,两邪相合,可致肌肤疼痛、关节挛痹,并有痛处固定、病程缠绵的特点,故名。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北沙参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腠理疏松。《素问·异法方宜论》:“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防风散痧汤,见该条。
见《山东中药》。为牡蛎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钱国宾条。
见《金匮要略》。即肾气丸,见该条。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即髋骨。详该条。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又名敦疽、足指发。即除大指(趾)外发于四趾之脱疽。证治见脱疽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即通天草,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