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条辨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
见伤寒温疫条辨条。
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古病名。见《诸病源候论·水毒候》。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民族药学著作。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等编。3册。第一二册载植物药309种,原植物378种。第三册载动物药77种。附图较多。重点叙述每种药物的生长分布、采集加工、药味及药用部分。分别于1972年、1976年
见《本草求真》。为密蒙花之简称,详该条。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被拳、棒等打击肢体所致的损伤。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因打击部位及轻重不同而见证各异。一般体表轻伤,局部青紫肿痛;如皮破、筋脉损伤,则出血、肿痛、或形成瘀块;如有骨折,则伤处可见畸形,活动
解剖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即上睑。详该条。
与椎通。脊柱骨的分节。
温疫著作。2卷。明吴有性著,清郑重光补注。刊于同治三年(1864年)。郑氏鉴于原书温、疫统称,名实相混习者难明,故为之补注。郑氏引据经论,分条剖析,详列篇目,补阐颇详。现有初刻本及其他多种刊本,建国后
运气术语。三阴三阳分司六气,其中阳明属燥金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司天,其化以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