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尖尾风之别名,详该条。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病名。①指咳而呕胆汁者。《素问·咳论》:“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胆咳之状,咳呕胆汁。”治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小柴胡汤加芦根汁等。参见肝经咳嗽条。②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九日胆咳。咳而引
痰饮之一。《诸病源候论·痰饮诸病候》:“此由饮水多,水气停聚两胁之间,遇寒气相搏,则结聚而成块,谓之癖饮。在胁下弦互起,按之则作水声。”一名饮癖。参见痰饮、饮癖条。
出《针灸集成》。即疝气穴。见该条。
见《摘元方》。为荭草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位于翳风与风池两穴连线之中点。在胸锁乳突肌肌腱中部,深部有头夹肌及枕动、静脉;布有枕小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精神病等。直刺1~1.5寸。
经外奇穴别名。出《腧穴学概论》。即肠遗,见该条。
指病因和病理均属热而表现出寒的假象。参见真热假寒条。
出《素问·皮部论》。少阴经之阴络。名枢儒,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