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小儿惊。出《诸病源候论》。详小儿惊条。
出《外科启玄》卷八。即杨梅痘。见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南五味子,详该条。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分开一大步,膝直足实,两手后伸,挺肘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
见《傅青主女科》卷下。即通乳丹,见该条。
详清营条。
见《本草纲目》。为獭肝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名盗汗。详该条。
经验方。见《江西中医药》1956.2。砒石二份,豆豉十七份,江米粉一份。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服0.09~0.15克,夏季停服。治寒喘。本方由《普济本事方》紫金丹加味而来。
见清·罗思举《简易草药》。为鹅不食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