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复位手法

复位手法

上骱手法。是应用手的技巧,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详见上骱手法条。

猜你喜欢

  • 革脉

    脉象之一。《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后世一般认为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者为牢脉。主亡血失精。

  • 斑疮入眼

    病证名。指睑缘生疮,累及角膜。《世医得效方》:“眼胞患斑疮,热气冲透睛中,疼痛泪出,翳如银片,肿涩难开,宜服柴胡散。”

  • 羊矢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瘿瘤……胸堂、羊矢,灸一百壮。”定位缺如。《医学入门》定于“气冲下一寸”。《类经图翼》定于“会阴旁三寸,股内横纹中,按皮肉间有核如羊矢。可刺三分,灸七壮。”近代《针灸孔

  • 戊癸化火

    运气术语。指凡逢戊癸为火运。《素问·天元纪大论》:“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 葶枣散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炒葶苈。为末,每服二钱,大枣十枚煎汤调下。治肺痿,喘急面浮者。

  • 素问遗篇

    书名。又名《黄帝内经素问遗篇》、《素问佚篇》、《素问亡篇》。撰人佚名(一作北宋·刘温舒撰)。1卷。本书是唐以后人因《素问》王冰注本中独缺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遂予托名写成。内容以论述

  • 气府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是补充《气穴论》未足之义,重点介绍手足三阳经脉气所发之穴,因手足三阳经之脉,为六腑所主,故名。文中说明各经脉气交会之处的腧穴数与分布概况。其所举之穴有属本经的,也有他经的,所以不同于

  • 白厚滑苔

    舌中根部白厚滑苔,舌质边尖淡红,为有寒湿表现,表里证均可见。若伤寒邪在太阳,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口不干、舌不燥、胸闷等症,见此苔者,为风寒夹湿表证,治宜解表化湿。若杂病里证见此苔者,为中焦脾

  • 赤口疮

    病证名。①见《幼幼集成》卷六。痘疮后余毒,舌上生疮,赤者谓之赤口疮。此热在心脾二经,内服洗心散,外用阴阳散(川黄连、黑炮姜研粉)敷之②见《脉因证治》卷下。系指患口疮之色赤紫者。多由血热或胃火上薰所致。

  • 乳粟

    病名。又名乳癖。《疡医大全》卷二十乳岩门主论:“胡公弼曰:乳岩乃性情多多疑忌……,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腾沸,孔窍不通结成坚核,形如棋子,或五、七年不发,有十余年不发者……,或因大怒触动,一发起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