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卧虎扑食

卧虎扑食

练功方法之一。出《易筋经》。取弓箭步,弯腰向前,两手撑地,昂头前视,胸向前俯,如虎扑食。《易筋经》:“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腰平头昂,胸向前探,鼻息调匀,左右同之。”

猜你喜欢

  • 三焦主决渎

    三焦的主要功能之一。决渎,指疏通水道。《素问·灵兰秘典论》:“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通调水道、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全赖其气化作用,并与肾、脾、肺、膀胱等器官协同完成。三焦的气化,又靠命门原

  • 石芾(fú 福)

    【介绍】:南 晚清医家。字寿棠,又字湛棠。安东(属江苏)人。举孝廉,世医,撰有《医源》一书(1861年),总论人身脏腑、五行、阴阳、四诊、内、妇、儿等科,以及用药等。另辑有《温病全编》(1867年)一

  • 良方通关散去细辛方

    《疫喉浅论》卷下方。薄荷、皂角各等分。为细末,以纸捻少许,入鼻内,候得喷嚏口开,随进汤药。治疫喉邪郁痧闭,脉伏面滞,牙关拘急,药难下咽,鼻塞气促等症。

  • 痘后害目症

    病证名。《证治准绳·杂病》。指患痘疮后,由于正气耗散,邪气乘虚入侵,随火上攻害于目,而引起赤丝,或生云翳,甚至因有余邪蕴积而造成凝脂、黄膜、花翳、蟹睛等证而目凸者。治法:根据痘后正气亏耗,余毒未尽的特

  • 槽牙

    在犬牙两旁,上下左右各有二,中有微槽。即今之第一、二双尖牙。上属足阳明胃经,下属手阳明大肠经。

  • 张筱衫

    【介绍】:清代医家。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属江苏扬州)人。编辑有《厘正按摩要术》、《痧喉正义》、《鬻婴提要》等书。《厘正按摩要术》系据周于蕃之《推拿要诀》一书改编,其中所述注重诊胸腹之

  • 乌痧惊风

    病证名。惊风的一种证型。见《本草纲目》。多由风寒湿热之邪,阻滞经络,血行不畅所致。临床特点为遍身发乌,闷乱欲脱。急用黄土入醋炒热,布包乘热从头颈向躯干四肢熨之,出现黑块,取最显著者,用针刺破,挤出乌血

  • 白苔燥裂舌

    苔白而厚,干燥有裂纹的舌象。为里热津伤,如腑结未实者,宜增液缓下(见《伤寒舌鉴》)。

  • 别乡

    指五色不见于本脏分布的部位,而见于其它部位。《灵枢·五色》:“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

  • 面色苍黑

    见《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指面部泛现晦黑的病色。多因肾气耗损,血气失荣于面所致。可见于阴黄、黑疸等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亦多有此症候。如伴见身肿或额黑者,显示病势危重,预后不良。参见面色黧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