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即瘾疹。详该条。
古代诊脉常规,候脉不少于五十动为度,以便认辨脉象,并了解其中有无促、结、代脉。《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
【介绍】:宋代医生。所撰《杜壬医准》1卷,系其本人医案,已佚。
指口内呼出秽浊的臭气。又名口气、口殠。《诸病源候论·口臭候》:“口臭,由五脏六府不调,气上胸鬲。”《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宜加减甘露饮,或心劳味厚之人,亦口
见《贵州民间药物》。为水苋菜之别名,详该条。
同唾。详该条。
上、下唇交会处。因在口的两侧,故称。
病名。《仁斋直指方》:“盖十二经脉上络于耳,其阴阳诸经适有交并,则脏气逆而为厥,厥气搏入于耳,是为厥聋。”或兼有眩晕之证。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参见暴厥而聋。
见《增订伪药条辨》。为人参之移植者,详人参条。
见《中国医学大辞典》。为猴枣之别名,详该条。